脊髓性肌肉萎缩症,X 连锁 2; SMAX2

  •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X 连锁致命婴儿
  • 脊髓性肌肉萎缩,婴儿 X 连锁;XLSMA
  • 先天性多发性关节炎,远端,X 连锁
  • AMC,远端,X 连锁
  • 关节炎,X 连锁,I 型;AMCX1

▼ 描述

X 连锁脊髓性肌萎缩症 2(SMAX2) 的特点是新生儿出现严重肌张力减退、反射消失和多发性先天性挛缩,称为关节挛缩,与前角细胞丢失和婴儿死亡相关(Ramser 等人的总结,2008)。

从历史上看,霍尔等人(1982) 至少区分了 3 种 X 连锁关节弯曲的临床类型(1) 1个家庭出现严重挛缩、脊柱侧弯、胸部畸形、张力减退、小颌畸形、3个月大时因呼吸功能不全死亡等严重致死形式。显然,前角细胞的逐渐丧失是原因(2)2个家系有中重度AMC,伴有上睑下垂、小阴茎、隐睾、腹股沟疝,智力正常。非进行性宫内肌病似乎是“原因”(3) 在2个家庭和1个散发病例中,该疾病表现为AMC缓解,轻度至中度挛缩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着改善,智力正常,没有其他异常;假设错位的肌腱上有紧密的结缔组织。

▼ 临床特征

Greenberg 等人(1988)在“X连锁婴儿脊髓性肌萎缩症”标签下描述了一种似乎是X连锁的疾病,并且与X连锁关节挛缩症中的挛缩有关。小林等人(1995)研究了 Greenberg 等人最初报道的家庭(1988)。受影响的个体表现出肌张力低下、反射消失、胸部畸形、面部畸形特征和先天性关节挛缩。肌电图和肌肉活检的结果与常染色体隐性婴儿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前角细胞的丢失一致(253300)。在 Kobayashi 等人进行连锁研究时(1995),一名受影响的男性活到了 13 ,而其他受影响的男性则在出生后的头 2 年内死亡。

鲍姆巴赫等人(1994) 描述了 2 个不相关的多代家庭中的 X 连锁形式的近端脊髓性肌萎缩症,除了额外发现先天性或早发性挛缩外,其临床表现相似,包括严重肌张力减退、肌肉无力和与 Werdnig-Hoffmann 病相似的病程(253300)。肌肉活检和/或尸检表明受影响的男性前角细胞丢失。这个家族和另外两个家族的谱系模式是 X 连锁隐性遗传病。还发现了几例散发的男性病例。

Baumbach 等人通过对具有 X 连锁近端脊髓性肌萎缩症的 2 个家族进行连锁研究,进行了绘图(1994) 在 Xp 上鉴定了两个与 SMAX2 疾病表型完全一致的 16-cM 区域。这些区域之一围绕着 Kallmann 基因(KAL1; 300836)。X 染色体的其余部分被排除,包括肯尼迪型脊髓和延髓肌萎缩症的基因座(SMAX1;313200)。

小林等人(1995) 证明了 Greenberg 等人报道的家庭中的疾病之间的联系(1988) X 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标记:Xp11.3-q11.2。

德雷斯曼等人(2007) 使用新标记研究了 7 个新家族,并缩小了 Xp11.3-q11.1 上 XLSMA 基因座的基因间隔。

▼ 分子遗传学

为了鉴定 XLSMA 疾病基因,Ramser 等人(2008) 对 Xp11.3-q11.1 上标记 DXS8080 和 DXS7132 之间的基因进行了大规模突变分析。结果在编码泛素激活酶 1(UBE1; 314370) 的基因的外显子 15 中检测到了 3 个与疾病分离的罕见新变异。其中两个突变是错义突变(314370.0001, 314370.0002),第三个是同义 C 到 T 替换(314370.0003),导致 UBE1 表达显着减少,并改变外显子 15 的甲基化模式,这意味着该 DNA 元件在人类发育中 UBE1 表达中可能发挥作用。因此,XLSMA 是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缺陷相关的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这些疾病包括 PARK2(602544) 和 UCHL1(191342) 突变的帕金森病,以及由 CUL4B(300304) 突变引起的独特 X 连锁形式的精神发育迟滞(300354)。作者的经验表明,同义 C 到 T 的转换有可能影响基因表达。

▼ 命名法

这种疾病使用符号 SMAX2,因为肯尼迪病(SMAX1; 313200) 代表第一种公认的 X 连锁脊髓性肌萎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