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抗癌路,翻开她的手账,看见真正的勇者

与癌症的斗争,是我们人类有史以来做过最伟大的一场战役。

 

从抗癌药物被发明的那一刻起,副作用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成了它的一个“标签”。在不了解的人看来,使用抗癌药,就跟“以毒攻毒”是一个道理。

 

2020年9月,中国第五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颁布,“生命科学奖”的获奖者为张亭栋医生与王振义医生,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一个是被传为“见血封喉”的毒药砒霜,一个是夺去百万人生命的癌症病魔,抗癌药物摧枯拉朽的消灭了病魔。通过三氧化二砷(砒霜)和全反式维甲酸的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五年生存率)从不足20%跃升至90%以上。

 

事实上,我们的医学正在飞速进步,尽管到目前为止抗癌药物的副作用依然是我们避免不了的问题,患者们也还需忍受副作用带来的不适,但我们已经成功把副作用维持在可控范围内,而抗癌药物的疗效,则是一场我们的伟大胜利。

 

所有抗癌过程中苦痛的花儿,都将盛开在我们彻底治愈癌症这天的阳光里。

 

作为一个陪伴无数癌症患者们度过艰难时光的媒体,我们认识了无数癌症患者。在他们的抗癌路上,我见过眼泪遗憾,见过人情冷暖,见过人性之高尚,也见过真正的勇敢。

 

在我们的患者群体中,有人以泪洗面,觉得生命不可控,未来不可期。但更多的是乐观积极的人们。他们中还有一位小萌妹尤是如此,总是充满了乐观与美好,她如同小太阳般,用自己的坚强与勇敢照亮了漫漫抗癌之路,也让我们看到了抗癌的更多可能。

 

翻开她的手账,安安静静地阅读一会儿,或许你会和我一样,迷上这位小萌妹,看见生活中真正的勇者。

 

这是去年,她和几个闺蜜一起聚餐后的日志:

1.png

这是她和小伙伴一起逛街的日志:

2.png

这是最近,她由于治疗引起发烧后第二天写的:

3.png

和亲朋好友聚会时,他们可能会因为肠胃不适而无法享受美食;他们也可能会因为免疫系统脆弱而经常发烧……

 

如我们所知,副作用是患者们必须面临的“阵痛”,因为它是黎明前的最后一片黑暗。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医学上的规范方法来应对副作用,科学用好这些手段,患者们其实不必承受那么多痛苦。

 

 

 

食欲下降

 

食欲下降是癌症患者最常出现的一类症状。它可能是抗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可能是癌症进展本身产生的一种身体的不适反应。伴随食欲不振的往往还有焦虑、恶心、呕吐、腹泻与乏力,以及疼痛。

保证身体的能量是我们抗癌的基石,而足够的营养也是我们抗癌最大的武器。面对食欲不振,我们可以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尽量烹饪一些患者喜欢吃的食物,也能适当增加一些抗焦虑和食欲诱导食物,比如鱼和坚果,来帮助患者的大脑接受食物;还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比如晚饭后每天散步20分钟,通过增强体内的能量消耗,来增加食欲。

 

而当这些生活日常手段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你就需要求助肿瘤科医生或是营养科医生了。医学上有明确的方案来解决癌症患者食欲下降的方法:服用甲地孕酮来提高患者食欲,数个专门针对癌症患者食欲不振的药物也正在临床中。总之,求助医生能在日常生活无能为力时帮助患者解决食物不振的问题。

 

 

 

皮肤刺激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有着巨大的血管网络,能容纳人体1/3的循环血量,不同种类的癌症所出现的皮肤反应不尽相同,但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为皮疹

大部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少数化疗药物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皮疹的副作用(通常出现在用药后7-15天),严重时甚至需要停药来控制皮疹的副作用。但出现皮疹某些时候却是一件好事: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在服用靶向药物的过程中出现皮疹,靶向药物的疗效往往会更佳,免疫治疗同样如此。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患者准备一些棉袜、手套和减震鞋垫,帮助他们保护手脚上的皮肤,防止症状复发;另外,还可以将它们浴室里刺激性的、含有酒精的沐浴露、香皂等洗浴用品统统换成舒缓型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尿素霜和薄荷霜,含激素的软膏等药物控制皮疹。尿素霜应对皮肤干燥,而薄荷霜可以用来止痒。

 

当然,与食欲不振相似,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有时是日常生活干预无法避免的,这个时候,又是肿瘤科医生或是皮肤科医生出马的时候了。米诺环素等抗生素均对较为严重的皮疹有良好疗效。

 

 

 

感 染

 

大部分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对于健康的人们而言,发烧只不过是感冒的前兆和预警,但发生在癌症患者身上时,往往会让患者和家属惊慌失措,唯恐危及生命。癌症患者发烧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为凶险的还属感染导致的。

在癌症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免疫力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降低,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出入公共场合一定要佩戴口罩,特别是经常进出的医院,一旦感染复杂性炎症是非常要命的事,同时减少出入人员繁杂的场所,尽量避免可能发生感染的途径;其次,患者出现发烧后,务必第一时间告诉患者的主治医生,不要盲目自行降温处理,以免掩盖病情,一切救护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除了上面这些情况外,事实上还有各类五花八门的难题需要患者们“闯关”:腹泻、口腔粘膜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腔溃疡)、疲乏等问题。

 

 

 

腹泻和恶心

 

腹泻,主要发生在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中,除了用药期间在饮食上注意以便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过于油腻的“大鱼大肉”外,肿瘤科医生对此也有丰富的经验:腹泻情况较轻的(1-2级副作用),可以采取止泻药物控制;而腹泻情况较重的患者(3-4级副作用),则可以考虑药物减量或暂时停药。

口腔粘膜炎

 

口腔粘膜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腔溃疡,同样在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中较为常见,偶也会出现在口咽部的放疗副作用中。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口腔溃疡,一旦严重起来,是最影响生活质量的副作用。

 

对付口腔黏膜炎,通常可以采用带有激素或麻醉剂的药膏,以及临床上一些生长因子类敷贴药物来进行缓解治疗。

乏 力

 

乏力,可能是癌症患者们在治疗过程中遇上最常见的问题了,无论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都有可能遇上它。与其他副作用不同,乏力对患者带来的痛苦相对不那么严重,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乏力问题也通常是等待药物副作用自行消退,不做特殊处理。

就像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尽管这些副作用都是在治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但我们的医学研究在尽一切所能监控抗癌治疗的副作用,力争将副作用可控的产品提供给患者。

在每一个抗癌药物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们会尽量发现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药物上市后,也会持续监测其副作用,以确保患者使用安全的产品。事实上,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存在获益与风险,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保证最佳的获益风险比,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安全。

2019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7日设立为“世界患者安全日”,以此遗传患者安全理念,推动全球协同合作,共同增进患者安全。

观看文中6支视频,了解更多应对癌症病患治疗副作用的措施,今天,用最适合的行动守护他们的生活;明天,和他们一起憧憬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