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PD-1数据大PK 五花八门的免疫药 哪个疗效最好?
目前,国内已经有6种PD-1+2种PD-L1抗体获批上市。对患者来说,可以选择的药物更多了,这是好事。
但是,问题也来了。部分病友陷入了“选择困难综合征”,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
这些PD-1/PD-L1抗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回答这个问题,最完美最科学的解决方案是:把这些药物放在一起,做一个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高下立判。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暂时肯定实现不了。
于是,临床医生只能退而求其次,积极汇总分析不同药物已经发表的临床数据,跨临床对比两者的疗效和副作用的差异。不过,却得出来了不统一的结论:
欧美专家:二者疗效差异不大,PD-L1的副作用可能更小;
中国专家:PD-1疗效更好,两者副作用差异不大。
这也很正常,不同专家选取的临床试验对象不同,统计学手段也不尽相同,都是合理的,但也都不完美。详情参考:PD-1与PD-L1到底哪个更好?中外专家吵起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国外临床专家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国外,癌症患者都有非常详尽的病例资料,啥时候确诊的/用了啥药/疗效怎么样,记录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于是,这些医生就从病例资料库中调出来了膀胱癌患者的数据,直接对比真实世界中K药/O药/T药的临床数据。也不管你临床试验了,真实世界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更真实。
临床设计:
临床医生们从数据库中找到了609位使用免疫治疗的膀胱癌患者资料:299位使用T药、114位使用O药、196位使用K药。这些患者一线都是使用的铂类化疗药,二线使用K/O/T药。同时,也进行了多种分析、排除,让三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干扰因素保持一致。
临床数据:
从生存率来说:K药/O药/T药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3月、8.0月和6.4月,三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同时,医生们也研究了患者从开始免疫治疗到使用其它疗法或死亡的时间(time to initiation of third therapy or death,简称TTTTD),K药/O药/T药分别为4.5月、5.3月、4.2月,也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在这个超过600位患者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分析中,K药/O药/T药二线用于膀胱癌患者,在中位生存率和TTTTD方面疾病相似,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最后,关于8种PD-1/PD-L1抗体药物到底该如何选择?咚咚已经做了很多科普,大家可以考虑以下两条:
较真起来的话,就按照说明书上指定的用药做选择。比如截至目前只有K药被批准联合化疗,用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而如果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又不愿意检测PD-L1表达,那么根据说明书的限制,只能选O药。如果是同步放化疗之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有I药获批可用。
针对一些支付能力有限的癌症家庭,可以跟临床医生沟通,选择性价比高一些的药物,毕竟抗癌是一场持久战,以后可能还有很多花销,必须做好长远打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临床用药一定跟主治医生沟通。
参考文献:
[1].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Refractory Advanced Urothelial Carcinoma. JUrol . 2020 Oct 20;101097JU0000000000001412. doi: 10.1097/JU.00000000000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