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号角 将肺癌控制为慢性病的临床试验正式启动了

如果说,有什么办法能把靶向药物吃的更长一点,将肿瘤控制为像是高血压那样的慢性病,那么我们感觉只有一个办法。

 

再回顾,服用靶向药物2个月后去化疗

 

对于一个肺癌患者而言,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发现能有靶向药物可以吃。那么就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吃靶向药物。

 

每隔2个月以后复查,至于什么时候病情进展,很大程度上看运气,一般是一年左右。然后再做基因检测,再换药。

 

但问题是,不一定耐药之后就能找到靶向药物,很多时候转成其他亚型了。

 

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为何不在服用靶向药物期间,那些对靶向药物产生耐药的癌细胞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使用化疗将其冲击掉呢?

 

1-1.jpg

图1 化疗可能是解决靶向药物继发性耐药的一个办法

 

如上图所示,一个肺癌病灶里,多数是对靶向药物敏感的白细胞,少部分是对靶向药物耐药的黑细胞。

 

那么我们再使用一段时间靶向之后,白细胞逐渐地减少,黑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直到最后全部都是黑细胞了。靶向药物完全失去了效果。

 

如果我们再使用靶向药物一段时间,不等出现耐药的症状,就开始化疗。

 

就有可能将黑细胞冲击干净,剩下的白细胞继续对靶向药物敏感。这样就可以让靶向药物时间更长。

 

1-2.jpg

图2 患者在靶向治疗敏感期间进行化疗的效果

 

癌度曾经编译过一篇文章,一项II期临床试验。患者在使用易瑞沙2个月后进行3个疗程的化疗,然后继续服用靶向药物。

 

研究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年、2年、3年和5年的比例分别是67%、40.2%、36.9%和2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9.5个月,而IPASS研究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的PFS仅为9.5个月,多出了一倍多。

 

这一研究的总生存期OS为1年、2年、3年和5年的比例分别是90.6%、71.9%、64.8%和36.5%,中位总生存期为48个月,IPASS单药吉非替尼治疗的OS为21.6个月,这中间也相差了一倍多。

 

而且比较特别的是,33名患者中,单独易瑞沙药物就有5个人吃到5年还没有耐药,在研究分析时仍在继续使用易瑞沙治疗。

 

33个患者中总生存期超过5年的有10个人,这一数据是非常可观。

 

这篇研究发起的时候,PD-1类药物还没这么普遍,因此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化疗完之后,使用几个疗程的免疫治疗,然后再用靶向治疗?患者是否会获益更大?

 

这篇文章被很多朋友关注,但现实情况是,这种用药策略逻辑合理,但没有上升到指南,所以医生一般不给用。

 

现在,我们让靶向、化疗、免疫治疗轮番上

 

多年以来,癌度的小伙伴们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专家能发起这样的临床试验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后付诸实践,今天终于得偿所愿。这一临床试验在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正式启动(已通过医院相关伦理)。

 

该临床研究将主要围绕存在EGFR驱动基因突变,一线使用泰瑞沙治疗的患者,在8个月±2周的时候,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则停止靶向治疗。

 

使用化疗来冲击可能已经集聚起来对奥希替尼耐药的癌细胞,然后再使用几个疗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调动人体免疫对抗肿瘤的力量。最后再重新回到奥希替尼治疗。

 

1-3.jpg

图3 克服靶向药物耐药的临床试验设计图

 

需要注意,这是一项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参与临床试验具有一定的风险,如在化疗或免疫治疗期间病情出现进展,则患者会立即转向奥希替尼进行靶向治疗。

 

但总体上,这一研究会对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也呼吁大家踊跃报名。

 

以下是主要的筛选条件:

 

1.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腺癌,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19Del或L858R),经奥希替尼一线治疗8个月(可前后相差2周)病情稳定无进展。并经指趾PCR检测无EGFR基因的T790M突变。

 

2. 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疗、免疫治疗。

 

3. 患者需要具备开始服用奥希替尼前的影像学检查报告,开始穿插化疗前,进行影像学检查,与8个月前相比,未出现疾病进展,即评效为CR/PR或SD。

 

4. 入组前,全身应用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强的松> 10 mg/天或等效剂量)已经停药至少2周;

 

需提醒大家的是,由于该临床试验的前瞻性特点:贝伐单抗免费使用,奥希替尼买三赠一,度伐利尤单抗买二赠二,基因检测可以免费检测4次。

 

1-4.jpg

图4 加入APP群组咨询临床试验详情

 

关于该临床试验的参与方式和详细细节,大家可以咨询癌度助理,或下载癌度APP在非小细胞肺癌社群、临床招募社群咨询,届时会有医生做详细解答。

 

声明:本资料中所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循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

 

参考文献

Shintaro Kanda,et al., Lung Cancer 89(2015) 28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