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钾 6.93 mmol/L,紧急降钾治疗你就错啦!

血化验提示高钾,报告危急值

 

22 岁女性患者,因「感染、发热」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败血症」。

 

实验室检查:

1.png

2.png

该患者血钾 6.93 mmol/L,已超过实验室规定的血钾「危急值」临界值(≥ 6.50 mmol/L)。

 

结果报告出来之后,检验科同事按照实验室制定的「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报告至临床。

 

具体处理结果如下:

 

• 标本复核:标本状态良好,未见有溶血、纤维块等异常。

 

• 仪器状态:仪器状态良好未见仪器异常报警信息且操作过程为仪器自动扫码加样,对 LIS 系统和仪器原始结果进行复核,结果一致。

 

• 质控状态:质控状态良好,未触及实验室「1 - 3S,2 - 2S」质控规则。

 

• 结果复测:对原始标本在另一台生化仪器上进行血钾复测,结果 6.89 mmol/L,结果一致。

 

 

临床表现与检验结果不符,原因为何?

 

患者情况稳定,未见高钾血症相应症状,且已排除了实验室外因:

 

• 患者无擅自服用药物、补钾以及其他特殊饮食等情况;

 

• 护士标本采集过程符合要求(无用力拍打采血部位、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等情况),采集后做到了及时送检,未对标本进行冷藏和冷冻等操作,也没有出现 EDTA 抗凝采血管与生化管标本相混的现象。

 

重新采集标本复检,结果为 6.90 mmol/L,仍为「危急值」!

 

 

真相大白,白细胞增多竟是「罪魁祸首」

 

由以上处理结果可知,排除了实验室检验以及采血等过程中可能会对结果有影响的因素,结合该患者未见高血钾的相关病因及临床表现,血清钾离子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我们怀疑该患者血清钾为体外假性增高。

 

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咨询专家,发现有「白细胞增多导致假性血钾升高」相关报道,而本案例中患者白细胞计数为 36.53 × 10⁹/L,远远高于参考值上限。

 

于是我们针对相应文献,尝试采集「抗凝静脉血后立即送检并及时离心」,以检测钾离子含量,此时测得静脉血浆钾离子含量为 4.10 mmol/L(终于正常了!)。

 

至此真相大白:该患者因白细胞增多,引起血清钾离子含量假性升高。

 

 

作用机制

 

「白细胞增多导致的假性血钾升高」是一种假性电解质紊乱的现象,患者常常表现为血清钾离子含量升高而血浆钾离子正常或降低并且无相应的高钾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改变,无需治疗 。

 

在现有报道中,白细胞增多引起的假性血钾升高的原因主要分两方面:

 

一方面认为血液在凝固过程中白细胞被破坏导致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到细胞外,此现象多发生在白血病患者或细胞膜结构异常患者中(白血病患者细胞膜较脆弱血液在凝固过程中细胞膜易被破坏)最终造成的体外血钾升高;

 

另一方面认为白细胞增多导致血液内能量代谢过快,标本采集后放置一定时间后(> 30 min)易导致血液内能量大量消耗,ATP 生成减少,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到细胞外。

 

这并不反映体内真实血钾水平,故不需治疗,甚至有时因机体处于缺钾状态,需要「补钾治疗」。

 

 

经验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应时刻警惕 「体外血清钾假性升高」 这一现象。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体外测得钾离子浓度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不相符),建议立即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或采集抗凝静脉血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标本的伤害。

 

这样测得的钾离子浓度才与人体内钾离子浓度最接近。

 

在白细胞增多的患者中,若遇到血清钾离子升高状况时,建议促凝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或采集抗凝血液标本立即离心后上机检测钾离子含量,以防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