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志愿服务需求,志愿服务组织该怎么做?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注册志愿者超过1.72亿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390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1.9亿小时。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62.0%的受访者参加过不同类型的慈善服务活动。其中,6.0%的受访者经常参加公益慈善组织召集的志愿服务活动,25.2%的受访者偶尔参加,30.8%的受访者虽未参加过公益慈善组织召集的志愿服务活动,但参加过单位或者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对比上面两组数据,你会发现虽然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不少了,但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却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无非是很多志愿服务活动质量不高,走过场、形式主义的问题比较多,同时也跟志愿服务内容和方式大多偏传统,缺少创新性、趣味性,针对性,难以吸引志愿者持续参与。比如平时大街上看不见几个志愿者,但创文、学雷锋的那段时间,“红马甲”们一窝蜂似的上街进院,随处可见,看起来很有氛围,但很快又重归冷清。

1.jpg

拿学生志愿服务来说,教育部要求高中生三年内参与志愿服务不少于40小时,记2个学分。政策层面,这算是一种进步,毕竟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文化课的学习,志愿服务同样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国内外也有很多大学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但现实中,很多中小学校、家长或学生可能怕影响学习成绩,对志愿服务存在抗拒心理,甚至当成被迫完成的任务。所以在一些志愿服务组织的配合下,出现以获得志愿服务证明为目的,走过场、形式化的“志愿服务”,甚至家长来参与服务却以孩子的名义记录服务时长,以身作则亲自示范“造假”;电商平台上也有人做起交钱就能获得志愿服务时数的“生意”。还有些学校也不组织学生参与任何志愿服务活动,坐在办公室里填表格编材料就算完成任务,纯属应付差事的造假行为。

学生志愿服务的成效如何,除了学校的态度,其实跟志愿服务组织有很大关系。面对学生群体庞大的“学分”、“作业”需求,志愿服务组织是要配合家长完成任务走个过场呢?还是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真正的兴趣和热情?如果选择了前者,那以后家长更会把志愿服务当任务,直接找机构开证明了事。这样下去,学生志愿服务就没啥意义了。

2.jpg

所以,学生志愿服务说到底还是对志愿服务组织价值观和专业能力的考验。除了设计适合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通过参与有成效有意义的服务获得成就感和自我成长,进而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也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专业指导和负责记录服务时长,调动家长和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社区的服务需求,设计策划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对所在社区的责任感,以及发现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对志愿服务组织来说,也需要懂得量力而行,有多大能力有多少钱就做多大的事,明明做不到做不好,却不懂拒绝超出自身能力的需求的话,搞得自己吃苦受累贴钱贴人还挨骂,那能怪谁呢?同时,志愿服务组织也不应该出于对学生或家长的“同情”,违反诚信原则,违规给他们开具虚假志愿服务证明,也会面临被民政部门处罚的风险,得不偿失。

还有,如果一个地方的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庞大需求,无法让学生拿到真实的志愿服务学分,那么民政等相关部门是不是该积极鼓励民间创办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并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指导呢?要不然“供不应求”,只能逼着学生、家长和志愿服务组织一起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