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EC 1.1.1.49)在单磷酸己糖途径中产生核糖5-磷酸和产生NADPH起着关键作用。 因为该途径是缺乏柠檬酸循环的成熟红细胞中唯一的NADPH生成过程,所以G6PD的遗传缺陷(300908)通常与不良的生理作用有关(Takizawa等,1986)。

Takizawa等(1986)从人肝癌cDNA文库克隆了G6PD。 推导的5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8kD。 Cappellini和Fiorelli(2008)指出G6PD蛋白包含515个氨基酸。

细胞遗传学位置:Xq28
基因组座标(GRCh38):X:154,531,389-154,547,568

▼ 基因结构
------
Martini等(1986)确定人G6PD基因有13个外显子并且横跨18 kb。蛋白质编码区分为12个片段,范围从12到236 bp,并且在5个引物的非翻译区中存在一个内含子。在一些细胞系中,成熟G6PD mRNA的主要5-主要末端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上游177 bp。G6PD和其他10个管家酶基因启动子区的比较证实了共同特征的存在。特别地,在存在“ TATA”框的8种情况下,紧接下游观察到25bp的保守序列。

Chen等(1991)确定了包括G6PD基因在内的20114bp人类DNA的序列。该区域包括一个突出的CpG岛,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680个核苷酸开始,在起始位点下游延伸约1,050个核苷酸,并终止于第一个内含子的起点。从起始位点到聚(A)加成位点的转录区覆盖了15,860 bp。13个外显子的序列与公开的cDNA序列一致,对于测试的11个外显子,与酵母人工染色体(YAC)中的相应序列一致。16个Alu序列构成总序列的24%。四个在该基因的mRNA转录物的边界之外。所有其他均在外显子2和3之间的一个大(9,858 bp)内含子中发现。

日本河豚河豚鱼由于其基因组的紧凑性,是用于比较脊椎动物基因组的有用模型。由于河豚的基因组大约比哺乳动物小8倍,因此大多数基因应该更紧凑。为了检验这个假设,Mason等人(1995)克隆和测序了来自Fugu的G6PD基因,并将其与相应的人类基因进行了比较。在整个蛋白质编码区中,这两个基因的内含子/外显子结构相同。内含子2也是两个物种中最大的内含子。然而,他们发现Fugu基因比人类基因小4倍。差异的原因是河豚基因内含子较小。梅森等(1995)构建了10个G6PD蛋白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基于已建立的系统发育关系,该序列属于预期的排列,其中恶性疟原虫的序列差异最大。

Fusco等(2012年)指出,在端粒方向转录的G6PD基因与在向着色粒方向转录的IKBKG基因(300248)部分重叠。这些基因共享一个具有双向看家活性的保守启动子区域。此外,G6PD基因的内含子2仅包含IKBKG基因的替代启动子。Fusco等(2012年)确定包含G6PD基因和IKBKG基因的5个引物末端的区域包含Alu元素。

▼ 演变
------
Notaro等(2000年)研究表明,进化分析是理解管家基因(例如G6PD)生物学的关键。通过对来自42个不同生物体的52个G6PD物种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G6PD缺乏的氨基酸替代与G6PD序列保守性之间的显着相关性。三分之二的此类替换是在高度和中度保守(50%至99%)的氨基酸中发现的。相对较少的氨基酸位于完全保守的氨基酸(可能致命)或保守性较差的氨基酸(可能根本不会导致G6PD缺乏症)中。该发现被认为与所有人类突变体均具有残留酶活性且无效突变在某些发育阶段具有致死性这一观念相吻合。

▼ 测绘
------
查尔兹等(1958)确定G6P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对辐射诱导的分离物(通过与仓鼠细胞融合“拯救”的辐射人类细胞)的研究,Goss和Harris(1977)表明,X染色体上4个基因座的顺序为PGK:α-GAL:HPRT:G6PD,并且相对而言,这4个基因座之间的3个间隔为0.33、0.30和0.23。

在体细胞杂种中研究X-常染色体易位,Pai等(1980)表明Xq27-q28交界处的断点将HPRT与G6PD分开。G6PD位于Xq28的远端。他们将HPRT定位到Xq26和Xq27之间的网段。

爱泼斯坦的发现(1969年)证实X雌性的卵母细胞具有的G6PD是X连锁的,而X6雌性的卵母细胞的G6PD是X链的。乳酸脱氢酶的水平是相同的。爱泼斯坦的结论是,G6PD基因在小鼠中是X连锁的,合成发生在卵母细胞中并且是剂量依赖性的,并且X失活在卵母细胞中没有发生。

▼ 基因功能
------
Ninfali等(1995)研究了正常人和3种G6PD缺乏症患者中G6PD的肌肉表达。由于患者在压力(尤其是体力消耗)下出现肌痛,抽筋和肌肉无力等症状,因此促使他们进行这些研究。所有3个变体-地中海(305900.0006),西雅图式(305900.0010)和G6PD A-(305900.0002)-显示肌肉中的酶缺陷。在男性受试者的红细胞和肌肉中,G6PD的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作者,对于给定的变体,肌肉中酶缺陷的程度可以使用红细胞的G6PD活性,使用其推导的方程式确定。

在对牛主动脉和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研究中,Leopold等人(2007年)证明了醛固酮降低了G6PD的表达和活性,导致氧化应激增加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这与在缺乏G6PD的内皮细胞中观察到的相似。醛固酮通过增加cAMP反应元件调节剂(CREM; 123812)的表达来降低G6PD表达,从而抑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123810)介导的G6PD转录。小鼠体内醛固酮输注降低了血管G6PD表达并损害了血管反应性。螺内酯或G6pd的血管基因转移消除了这些作用。利奥波德等(2007年) 结论是醛固酮会诱导G6PD缺陷型损害内皮功能。

▼ 人口遗传学
------
G6PD的不同变体在非洲,地中海和亚洲人口中有很高的频率(Porter等,1964),杂合子相对于疟疾的优势(Luzzatto等,1969)被用来解释这种疾病。特定人群中特定等位基因的频率很高。

▼ 分子遗传学
------
G6PD酶的形式多种多样(Yoshida等,1971;Beutler和Yoshida,1973;Yoshida和Beutler,1978)。世界卫生组织(WHO(1967年,1967年))给了它的注意命名的问题和研究的标准程序。在该X-连锁基因座处证明的多态性与血红蛋白多肽链的常染色体基因座的多态性相抗衡。在后一种情况下,已经证明单个氨基酸取代是由突变引起的G6PD分子变化的基础(Yoshida等,1967)。

根据酶活性水平,G6PD变体分为5类:1类-慢性非球囊溶血性贫血的酶缺乏症;2级-严重的酶缺乏症(少于10%); 3级-中度至轻度酶缺乏症(10-60%); 4级-轻度或无酶缺乏症(60%); 5类酶活性增加。引起非球形溶血性贫血的突变聚集在酶的羧基末端附近,位于氨基酸362和446之间,而大多数临床上较轻度的突变位于分子的氨基末端。由于已鉴定出基因内缺陷,因此在序列分析中发现许多被认为是独特的变体是相同的。由于生化表征方法不是很准确,因此这一发现应该不足为奇,特别是在处理不稳定的突变酶时。例如,尽管患者无关,但G6PD Marion,G6PD Gastonia和G6PD明尼苏达州具有相同的val213-leu取代;和G6PD Nashville和G6PD Anaheim被发现具有相同的arg393-his取代(Beutler等,1991)。

人中G6PD低活性等位基因的频率与疟疾的流行高度相关(请参阅611162)。这些缺陷等位基因被认为可以降低疟原虫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并且尽管引起疾病,仍能保持高频率。在该位点对A-(305900.0002)和Mediterranean(Med)(305900.0006)突变的单倍型分析表明,它们已经孤立进化,并且频率增加的速度过快,无法用随机遗传漂移来解释。Tishkoff等(2001年)使用统计模型证明A-等位基因在过去3840年至11760年之间出现,Med等位基因在过去1600年至6640年之间出现。Tishkoff等(2001年)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以下假说:自从过去10,000年来农业引入以来,疟疾才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并为人类基因组选择的签名提供了鲜明的例子。

对严重疟疾的抵抗是G6PD缺乏症高发的基础,半合子和杂合子都享有优势,这是Ruwando等人确定的(1995年)在2项针对2,000多名非洲儿童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中。他们发现,非洲常见的G6PD缺乏症(G6PD A-; 305900.0002)与女性杂合子和男性半合子的严重疟疾风险降低46%至58%有关。结合所测得的对抗疟疾的选择性优势的数学模型表明,与这种酶缺乏症相关的平衡选择性劣势已经阻止了其在疟疾流行地区的频率上升。

Sansone等(1981年)描述了意大利男性中的6个G6PD变体,均与酶缺乏有关,而2个具有溶血迹象。他们提供了在意大利发现的19个零星G6PD变体的有用图谱。他们绘制了常见的G6PD缺乏症常见形式的区域。

Hitzeroth and Bender(1981)发现,随着研究的南非黑人群体年龄的增加,表观BB纯合子的频率也增加。他们认为这代表了针对杂合子中A细胞系的选择,并进一步推测疟疾是潜在的选择剂。

Mohrenweiser和Neel(1981)确定了乳酸脱氢酶B,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不耐热变体。通过标准电泳技术没有检测到变体。所有都是继承的。Beutler(1983)假设,各种组织在包括G6PD缺乏症在内的各种酶病中表现出缺乏状态的程度的明显差异可能与蛋白酶的组织间差异有关。突变可能会导致酶对蛋白酶的敏感性发生变化。

等位基因变体的基因频率数据由Roychoudhury和Nei(1988)制成表格。

Vulliamy等(1988)克隆并测序了7个突变体G6PD等位基因。非洲变体G6PD A(305900.0001)中的单点突变不会导致酶的缺乏。其他6个突变体均与酶缺乏有关。在G6PD地中海(305900.0006),G6PD Metaponto(305900.0007),G6PD Ilesha(305900.0004),G6PD Chatham(305900.0003),G6PD Santiago de de Cuba(305900.0009)和G6PD Matera(A-的示例; 305900.0002)中鉴定出单点突变。。

通过使用14种独特的序列探针和18种限制酶,D'Urso等人(1988)发现G6PD基因多态沉默突变。在所有研究的英国和意大利受试者中,对应到外显子10的PstI位点都是单态的,而在西非人中则是多态的。具体而言,尼日利亚X染色体中有22%没有这种病毒。通过序列分析,D'Urso等(1988)表明,缺乏该PstI位点是由于位置1116处的G-to-A置换所致,对应于谷氨酰胺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参见305900.0017)。该蛋白质中未产生氨基酸变化。吉田等(1988)报道了黑人中高频率的G6PD基因座的2个RFLP,并且在A + / B +类型与G6PD基因座中的1个RFLP之间显示出统计学上显着的连锁不平衡。

Vulliamy等(1988年)发现G6PD突变中C到T转换的显着优势,其中7例中有4例是GC双重峰。已经发现,即使在相同人群中,也存在超过1种G6PD变体。例如,在撒丁岛,广泛的临床和生化研究确定了4种不同的G6PD变体。De Vita等(1989)克隆和测序了4个G6PD变体,发现在分子水平上只有2个突变。第一个突变是外显子8的GAT到CAT改变导致的asp282到his改变。该突变导致G6PD Seattle-like表型,这是相对轻度的G6PD缺陷形式(请参见305900.0010)。其他3个变体伴有非常严重的G6PD缺乏症。从TCC到TTC的转换,所有3个都从ser188变为phe。这与G6PD地中海(305900.0006)。这3个撒丁岛变体在第11外显子上也有一个沉默突变,其中TAC-TAT改变,二者都在437位氨基酸处编码酪氨酸。这些发现表明,某些G6PD缺陷型变体仅根据其生化特征进行鉴定可能不对应于G6PD基因中的不同突变。变异可能是由于酶的转录后或翻译后修饰引起的。修饰是由于紧密连锁的基因突变还是由于非遗传的生理变化所致,无法通过现有数据加以区分。对不同形式的G6PD地中海分离的家庭进行的研究表明,生化特征与酶缺乏症一起在家庭中遗传,因此有利于第一个假设。

Calabro等人对意大利南部马泰拉(Lucania)省1,524名男生的未选样本进行了一项研究(1990年)发现,尽管G6PD缺乏症最常见的形式是地中海G6PD缺乏症,但其他形式的数量却非常多。G6PD缺乏症的总发生率为2.6%。频率范围从爱奥尼亚海岸的7.2%到卢卡尼亚亚平宁山脉的东侧的零。

凯等(1992)通过检查54位男性非洲裔美国人的DNA样本中G6PD A +(305900.0001),G6PD A-(305900.0002)和G6PD B 的DNA样本以及内含子5(PvuII)的多态性,分析了G6PD基因的进化(305900.0018)和核苷酸1116(305900.0017)。他们从这些和以前的研究得出结论,G6PD B是最古老的基因型。核苷酸1311突变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可能随后发生。仅限于非洲人的PstI突变可能随后出现,并且比A +突变更古老,A +突变发生在没有PstI或1311突变的基因中。G6PD A-(202A / 376G)是最近的突变,仍与所有位点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它可能发生在同时具有A +和PvuII突变的个体中。

Chiu等(1993年)报道了43个G6PD缺陷的中国男性的缺陷的分子特征,他们的G6PD在生化上已得到很好的表征。在这43个样本中,他们确定了5个不同的核苷酸取代:1388G-A(对他来说是arg;305900.0029);以及 1376G-T(arg至leu; 305900.0021); 1024C-T(leu至phe; 305900.0046); 392G-T(gly to val; 305900.0045); 和95A-G(针对arg;305900.0044)。5个替代品占43个样本中的36个;在非亚洲人中,没有任何这些替代的报道。在核苷酸392和1024处的取代是新发现。核苷酸1376和1388处的取代占样品的一半以上。

Vulliamy等(1993年)列出了G6PD基因中58个不同的突变,这些突变代表了97个命名的G6PD变体。突变几乎完全是错义突变,引起单个氨基酸取代。它们似乎散布在基因的整个编码区域,尽管似乎出现了一些突变簇,这些突变引起了朝向基因3-引物端的更为严重的临床表型。缺少大的缺失,移码突变和无意义的突变被认为与完全缺乏G6PD活性是致命的观念相一致。

Miwa和Fujii(1996)列出了约78个G6PD变异的突变。

Mason(1996)回顾了有关G6PD酶和基因突变的信息。提供了515个氨基酸的图,显示了突变的位置,包括双突变。

Filosa等(1996年)分析了1类G6PD突变G6PD Portici(305900.0008)和G6PD Bari(1187G-T)的4种杂合子的分离血细胞。在类红细胞,髓样和淋巴样细胞谱系中,G6PD正常细胞明显过量,这表明选择性机制在多能干细胞水平上起作用。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严重的G6PD缺乏会严重影响有核血细胞的增殖或存活。

刘等(1997)报告了一种使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检测克隆p55(305360)和G6PD 外显子多态性的方法。他们在非裔美国人中显示出显着的性别差异,而在白种人中则没有,在白种人中p55和G6PD等位基因的连锁不平衡,而在非裔美国人中则没有。

Vulliamy等(1998年)确定了12例G6PD缺乏症与慢性非球囊性溶血性贫血相关的致病突变。在11例病例中,他们先前发现的突变是在不相关的个​​体中报告的。这些突变包括7种不同的错义突变和一个24 bp的缺失,G6PD Nara(305900.0052),先前在日本男孩中发现。重复发现相同的突变表明,有限数量的氨基酸变化可产生慢性非球囊溶血性贫血表型,并与正常发育兼容。他们发现了1个新突变,即G6PD Serres(305900.0051)。

Cappadoro等(1998)提供的证据表明,由恶性疟原虫寄生的G6PD缺陷型红细胞的早期吞噬作用可以解释G6PD缺陷型的疟疾保护。

郭等(2002年)描述了一个可通过Web访问的G6PD突变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集成了来自各种数据库的最新突变和结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从已发表的文献和Favism位点获得的具有生化特性的变体及其相关的表型。

Barisic等(2005年)在克罗地亚南部达尔马提亚地区的24名G6PD缺乏症的无关男性中,发现了G6PD基因的5种不同突变。变体包括Cosenza(305900.0059)(占患者的37.5%),地中海(305900.0006)(16.6%),Seattle(12.5%),Union(12.5%),Cassano(4.2%)和一个称为G6PD Split(305900.0059)(4.2%)。3名患者(12.5%)的变体尚未鉴定。

Ninokata等(2006年)在泰国南部普吉岛的345名健康成年人中,发现G6PD缺乏症的男性为9.8%,女性为10.4%。尽管没有一个人具有疟疾感染的分子证据,但研究结果表明,过去曾发生过疟疾流行,并且该人群中一直存在G6PD缺乏症作为有利的遗传特征。至少鉴定出5种不同的G6PD变体,这表明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和华裔等几个亚洲种族参与了普吉岛人口的当前种族认同。

江等(2006年)在包含11个族群的1,004名G6PD缺陷中国人中鉴定出G6PD基因的14个不同突变。这些变体在不同种族之间的频率各异,并且在地理上与疟疾的历史模式相关。这些变异与非洲,欧洲和印度人口中报道的变异不同。在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变异是G6PD开屏(R463H; 305900.0029)和G6PD广州(R459L; 305900.0021),占G6PD缺陷个体的60%以上;高河(H32R; 305900.0044))。在大肠杆菌中进行的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所有3种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均显着降低。所有3个变体均显示出G6P的Km降低,而Canton和Kaiping变体中NADP +的Km升高,而高和变体显示NADP +的Km降低,这可能反映了后者的补偿。江等(2006)得出结论,残基arg459和arg463在将NADP +锚定到酶的催化结构域中起重要作用。

▼ 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
------
Miwa和Fujii(1996)指出,大多数与慢性溶血相关的1类G6PD变异体都具有围绕底物或NADP结合位点的突变。

Costa等(2000)指出,导致1类变异(疾病的最严重形式)的 G6PD突变体聚集在外显子10中,该区域在蛋白质水平上被认为与二聚化有关。他们确定了一个对应到外显子8的1类变异(305900.0053)。

▼ 动物模型
------
Longo等(2002年)从胚胎干细胞中杂交得到的小鼠嵌合体,其中G6pd基因已被正常雌性作为目标。从这个杂交中产生的第一代G6pd杂合子基本上是正常的。他们的组织显示出对无活性X染色体上具有靶向G6pd等位基因的细胞的强烈选择。将这些第一代杂合雌性小鼠繁殖为正常雄性时,只有正常G6pd小鼠出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3个:半合子G6pd雄性胚胎的发育在胚胎第7.5天(血液循环开始时)就被阻止,并在胚胎第10.5天死亡。杂合G6pd雌性从胚胎第8.5天开始出现异常,并在胚胎第11.5天死亡。G6pd半合子和杂合子胚胎的胎盘中都存在严重的病理变化。从而,G6PD对于早期胚胎发育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胚外组织中严重的G6PD缺乏症(导致正常父本G6PD等位基因选择性失活)会损害胎盘的发育并导致胚胎死亡。最重要的是,当胚胎通过其血液供应暴露于氧气时,G6PD对于生存是必不可少的。

在离体小鼠心脏的缺血再灌注实验中,Jain等人(2004)证明G6pd被迅速激活而不改变G6pd蛋白质水平。与野生型心脏相比,G6pd-/-心脏极大地削弱了心脏的舒张和收缩性能,与总谷胱甘肽储存的消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产生受损有关。抗氧化剂治疗可逆转增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不受核糖贮存的影响。Jain等(2004年)得出结论,G6PD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肌抗氧化酶,是维持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和防止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氧化应激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所必需的。

▼ 历史
------
G6PD位点的多态性使其成为有用的X染色体标记,例如色盲和Xg血型基因座。已经证明色盲基因座,G6PD基因座和血友病A基因座紧密联系(Adam等,1967;Boyer和Graham,1965)。另外,作为可在细胞水平上鉴定的生化表型,G6PD变体已用于体细胞遗传学,从而使例如里昂假说成为人类的重要证据之一(Davidson等,1963)。

X染色体在进化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已由以下事实证明:G6PD基因座在许多其他物种中也X携带(Ohno,1967)。G6PD和HPRT在中国仓鼠中联系在一起(Rosenstraus和Chasin,1975),大概和人类一样在X染色体上。通过研究细胞杂种,Shows等人(1976)发现HPRT和G6PD在Muntjac鹿中紧密相连。史密斯等(1976)发现了一只公Weimaraner狗G6PD缺乏症,但是不能进行基因研究。根据小鼠-兔杂交细胞研究(Cianfriglia等,1979;Echard和Gillois,1979),α-GAL,HPRT,PGK和G6PD在兔中是X连锁的。)。通过类似的方法,Hors-Cayla等(1979)发现它们也与牛X连锁。根据细胞杂交研究,HPRT,G6PD和PGK在猪(Gellin等,1979)和绵羊(Saidi等,1979)中是X-连锁的。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Faust等(1992)证明,在小鼠中,Gdx(312070),P3(312090)和G6pd在最大340 kb的距离内物理连接到X连锁视觉色素基因座(Rsvp),而G6pd和f8(300841))相距约900 kb。

Takizawa and Yoshida(1987)报道G6PD A +基因具有从A到G的过渡,导致天冬氨酸被天冬酰胺取代为酶N末端的第142个氨基酸。

G6PD Hektoen的特征在于增加的红细胞酶活性。因此,它是5类G6PD变体。它首先由Dern等人描述(1969)。Yoshida(1970)认为变体肽已被酪氨酸替代了组氨酸。后来,吉田(1996)对这一结论不确定,并指出基本缺陷尚待确定。

▼ 等位基因变异体(63个示例):
------

.0001 G6PD A +
G6PD,ASN126ASP
参见Kirkman等(1964年)和吉田等(1967)。Vulliamy等(1988)发现G6PD A变体与在G6PD A-(305900.0002)中鉴定的两个变体中的一个相同,即asn126-asp。他们指出,在非洲广泛分布的G6PD A与该酶的缺乏无关。

Hirono和Beutler(1988)表明,导致缺乏酶(300908)的西非和美国黑人中存在的G6PD A-表型的突变发生在产生G6PD A +表型的基因中。在所有检查的G6PD A +和G6PD A-样品中均发现了376位核苷酸(第5外显子)的鸟嘌呤取代腺嘌呤,但没有一个G6PD B +样品。在5个G6PD A-样本中的4个中发现了核苷酸202处的腺嘌呤替代鸟嘌呤;这种变化显然是造成酶蛋白体内不稳定性的原因。因此,区分G6PD的A和B形式的差异是残基126处的氨基酸(参见305900.0002)。大概是由于选择性剪接的结果,不同的G6PD cDNA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

在几个非洲人群中,变体A(酶活性在正常范围内,也称为A)和变体A-(与酶缺乏有关)的频率约为0.2。在非洲人后裔中也发现了两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但在其他人群中没有,而在地中海,中东,非洲和印度人中,沉默突变被证明是多态性。Vulliamy等(1991)报告了通过序列分析检测到的另外两个多态性,一个在内含子7中,一个在内含子8中。对54名非洲男性的G6PD基因3 kb内聚集的7个多态性位点的分析表明,在128个可能的单倍型中只有7个是多态性,因此指示明显的连锁不平衡。这些数据使Vulliamy等人成为可能(1991)提出了针对单一突变的不同突变的进化途径。A-变体的基础突变是最古老的,而A-变体的基础突变是最新的。由于由疟疾对A-等位基因进行阳性选择似乎是合理的,而其他等位基因是中性的,Vulliamy等人(1991)提出,G6PD可能有助于分析随机遗传漂移和选择在确定人类单一基因座中等位基因频率方面的作用。

.0002 G6PD A-
G6PD MATERA
G6PD BETICA
G6PD CASTILLA
G6PD联邦区
G6PD TEPIC
G6PD,VAL68MET,ASN126ASP
Babalola等(1976)预测携带A +突变的个体可能发生A-突变。一个具有G6PD A表型但在核苷酸202处没有突变的黑人个体表明,该个体可能还有另一个突变,导致酶的不稳定和缺乏。Yoshida和Takizawa(1988)提出证据表明A-基因是通过A +基因的逐步突变而进化的。

Vulliamy等(1988)克隆并测序了7个突变体G6PD等位基因。非洲变体G6PD A中的单点突变不会导致酶的缺乏。其他6个突变体,包括G6PD A-,均与酶缺乏有关。在G6PD A-中发现了两个不同的点突变,其中1个与G6PD A中的相同(1967)。Hirono和Beutler(1988)证明了甲硫氨酸在68位的缬氨酸被缬氨酸取代,这是由于核苷酸202的G到A改变(在外显子4中)。酶的体内不稳定性是这种变化的结果。该基因在G6PD A的第126位氨基酸处也有变化。请参见Vulliamy等(1988)。

Beutler等(1989)使用29个具有G6PD A-表型的男性和14个具有G6PD B表型的男性的DNA样品中的G6PD基因座中的4个多态性限制性位点进行了单倍型分析。所有具有G6PD A-(202A / 376G)基因型的G6PD A-受试者,无论其种群来源如何,均具有相同的单倍型。筛选出的5个人群是黑人(16),波多黎各人(2),墨西哥人(2),美国白人(1)和西班牙人(3)。1个G6PD A-雄性为376G / 680T基因型,另外2个为376G / 968C基因型。限制性位点之一在所研究的人群中并不常见。因此,Beutler和Kuhl(1990)认为,核苷酸202的G6PD A-突变可能是相对较早地出现在一个人中。

Calabro等(1990年)在未经选择的意大利南部马泰拉省1524名男生的样本中发现了这种突变,被认为具有非洲特色。

Beutler等(1991年)发现了3个先前报道的电泳快的墨西哥G6PD变体-G6PD Distrito Federal(Lisker等,1981),G6PD Tepic(Lisker等,1985)和G6PD Castilla(Lisker等,1977)- -在非洲均表现出G6PD A-(202A / 376G)的变化特征,并具有G6PD A-的单倍型特征。G6PD Betica(Vives-Corrons和Pujades,1982;Vives-Corrons等,1980)在西班牙很常见,也具有相同的特征。由于PvuII +基因型在欧洲很罕见,因此G6PD Betica突变可能是从非洲进口的。

Hirono和Beutler(1988)发现了另外两个产生G6PD A型的突变:arg227-leu和leu323-pro。在这两种情况下,突变均存在于G6PD A背景上,即asn126取代as-asp。

Town等(1992)证明了在G6PD A-中发现的val68-to-met和asn126-asp突变都是产生G6PD缺陷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在A +基因中发生了val68-met突变)一审)。他们通过在细菌表达系统中引入G6PD B,A,A和G6PD val68-met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分析它们的生化特性。与G6PD B相比,单独使用这两个突变中的每一个,他们发现比活性和酶蛋白的产量均略有下降。当将两个突变一起引入时,它们对比活性具有大致加和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对酶收率的影响更大,降至正常水平的4%。他们推断这两种突变的共存在引起酶不稳定方面起着协同作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少观察到B型表型的原因(当将替换的gln119-to-glu与val68结合使用时,产生了可比的结果。)

G6PD A-是非洲人群中与G6PD缺乏相关的最常见的多态性变异,占西部和中部非洲受影响人群的20%至40%;在非洲,最常见的非缺陷多态性变体是G6PDA。在任何变体中均未检测到仅在位置68的G6PD A-突变。Vulliamy等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单体型分析(1992)提出非缺陷单突变体G6PD A比缺陷双突变体G6PD A-更古老。

Gomez-Gallego等(2000)对双重突变体G6PD A-进行了结构研究。他们观察到的变化不影响突变蛋白的活性位点,因为其空间位置未改变。结构改变的结果是折叠决定簇的丢失,导致蛋白质的细胞内稳定性降低。Gomez-Gallego等(2000)提出,所得蛋白质是红细胞中酶缺乏的原因,无法进行从头合成蛋白质。

.0003 G6PD查塔姆
G6PD,ALA335THR
核苷酸1003处的腺嘌呤被鸟嘌呤取代导致丙氨酸被氨基酸位置335的苏氨酸取代(Vulliamy等,1988)。在2个无关的亚洲印第安人和一名叙利亚男子中发现了这种突变,可能是多态的。它会导致2类酶异常。未发现限制位点的变化。

Mesbah-Namin等(2002年)报道了伊朗北部Mazandaranian对G6PD缺乏症的首次调查(300908)。他们分析了74名有favism病史的无关的G6PD缺陷男性的G6PD基因。分子分析揭示了3种不同的主要多态性变异:49例(66.2%)发现了G6PD Mediterranean(305900.0006),20例中发现了G6PD Chatham(27%),5例中发现了G6PD Cosenza(6.75%)。G6PD Chatham在此伊朗人口中的患病率是世界最高的。与其他中东国家相比,G6PD变体的分布与意大利人口中的分布更相似。

.0004 G6PD伊莱莎
G6PD,GLU156LYS
参见Usanga等(1977)和Luzzatto等(1979)。腺嘌呤被466位碱基的鸟嘌呤取代(外显子5)导致谷氨酸被赖氨酸替代(Vulliamy等,1988)。这种零星的3类突变与HinfI位点的缺失有关。

.0005 G6PD MAHIDOL
G6PD,GLY163SER
参见Panich等(1972)。碱基487(外显子6)的G-A改变导致丝氨酸被氨基酸163的甘氨酸取代(Vulliamy,1989)。该突变在东南亚是多态的,引起2类酶错位,并与新的AluI位点有关(Vulliamy等,1989)。Tang等人鉴定出相同的突变(1992) in Taiwanese in Taiwan。

松冈等(2004年)发现从缅甸偏远地区(前缅甸)的人抽取的血液样本中有11%表示存在G6PD缺乏症。结合以前的报告中的数据(Iwai等,2001),这些发现表明G6PD变种中91.3%是G6PD Mahidol。研究结果表明,缅甸人口来自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人口不同的同质祖先。

Louicharoen等(2009)研究了G6PD-Mahidol 487A变体对东南亚间日疟和恶性疟疾相关人类生存的影响。他们表明,在过去的1500年中,强劲而近期的积极选择已将Mahidol变种作为目标。作者发现,G6PD-Mahidol变异体降低了人类体内的间日疟原虫密度,但并未降低恶性疟原虫的密度,这表明间日疟原虫一直是这种突变所赋予的强大选择性优势的驱动力。

.0006 G6PD地中海
G6PD萨萨里
G6PD 卡加里
G6PD,SER188PHE
参见Kirkman等(1964),Ben-Bassat和Ben- Ishay(1969),Lenzerini等(1969),Testa等人(1980)和Morelli等(1984)。在碱基位置563处(在外显子6中)从胞嘧啶变为胸腺嘧啶的变化导致在氨基酸位置188处从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Vulliamy等,1988)。De Vita等(1989)发现G6PD地中海人,G6PD Sassari和G6PD卡利亚里人具有相同的突变变化,这是由外显子6中的TCC到TTC突变引起的。在外显子的第437位密码子处有TAC到TAT的第二个沉默突变。 11(在核苷酸1311处从C到T;请参阅305900.0018); 两个密码子都编码酪氨酸。此突变是多态性,会导致2类异常,并产生一个新的MboII位点。

Beutler和Kuhl(1990)研究了核苷酸多态性C1311T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来自地中海国家的22个男性受试者中,有G6PD Mediterranean-563T基因型的男性中只有1个具有1311核苷酸的C,这是该组中更常见的发现。相反,来自印度次大陆的两个G6PD Mediterranean-563T雄性在核苷酸1311处具有通常的C。Beutler 和Kuhl(1990)解释了这些发现,表明在欧洲和亚洲,相同的563位核苷酸突变是孤立发生的。

Kurdi-Haidar等人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1990)在来自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约旦,黎巴嫩和以色列的21名无关的G6PD地中海人中。除了1个外,其他所有人都具有563个突变,而除了1个外,所有其他人都具有1311位核苷酸的C-T变化。在另外24个G6PD活性正常的无关中东人中,有4个在该人的1311位具有沉默突变。在563位缺乏缺乏突变。Kurdi-Haidar等(1990)得出结论,大多数具有G6PD地中海表型的中东受试者具有与意大利相同的突变。无声突变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孤立的多态性,频率约为0.13;并且导致G6PD地中海缺乏症的突变可能出现在已经带有沉默突变的染色体上。

在尼泊尔,松冈等人(2003年)测试了300名G6PD缺乏症的男性,并确定了2名(0.67%)G6PD缺乏症。与正常对照相比,G6PD活性分别为12%和26%。两名受试者均被G6PD Mediterranean(ser188替换为phe)的563C-T取代,并且均具有沉默的1311C-T改变。在居住在地中海国家和中东国家的人们也描述了类似的第二种变化。但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现的G6PD地中海形式在核苷酸1311处无可替代。因此,尼泊尔加德满都的2个研究对象比印度的研究对象更接近中东国家的人们。

Corcoran等(1992年)描述了一个G6PD突变体,由于核苷酸563处的C到T突变,在生物化学上与普通变种没有区别。相反,在外显子6的592位核苷酸上发现了C到T的转变,将精氨酸残基变成了A。半胱氨酸残基仅在地中海突变下游10个氨基酸处。新的变体名为G6PD Coimbra(305900.0031)。

Kaplan等(1997)给出的数据表明,与UGT1A1基因(启动子的TA插入多态性地中海型G6PD缺乏症的共存191740.0011),其与吉尔伯特综合征(相关143500成人),负责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展。这是G6PD缺乏症最致命的临床后果。它可能很严重,甚至会导致kerkerterus甚至死亡。Kaplan等(1997)发现单独的G6PD缺乏症或UDP葡萄糖醛酸糖基转移酶的多态性都不会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但两者的结合却没有。作者认为,这种基因相互作用可以作为病因中良性遗传多态性相互作用的范例。

Kaplan等(2001年)报道了G6PD地中海突变的2名早产女性杂合子,他们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需要换血。两者均具有正常的G6PD生化筛选试验。

.0007 G6PD METAPONTO
G6PD,ASP58ASN
腺嘌呤在172位碱基上被鸟嘌呤取代(外显子IV)导致天冬酰胺在58位氨基酸上被天冬氨酸取代(Vulliamy等,1988)。该突变是在零星的3级病例中发现的,未发现限制性酶切位点变化。参见Calabro等(1990)。

.0008 G6PD PORTICI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ARG393HIS
G6PD Portici在G6PD基因的核苷酸1178处有一个由G到A的变化,导致在残基393处组氨酸被精氨酸取代(Filosa,1989)。该突变是在零星的1类缺陷病例中发现的(300908),且与确定的限制性酶切位点无关。在完整的报告中,Filosa等人(1992年)描述了这种G6PD变体(Portici)的动力学特征,该变体与慢性非球囊溶血性贫血有关。

.0009 G6PD圣地亚哥·古巴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GLY447ARG
用腺嘌呤取代鸟嘌呤作为碱基号1339(外显子11)会导致在氨基酸447位的精氨酸取代甘氨酸(Vulliamy等,1988)。该变体与严重的慢性溶血性贫血有关(1类;300908)。它是在零星的情况下发现的。创建了一个新的PstI位点,用于表明它是一个新突变。

.0010 G6PD西雅图样
G6PD摩德纳
G6PD,ASP282HIS
参见Lenzerini等(1969)和Rattazzi等(1969)。De Vita等(1989年)发现G6PD西雅图样(产生相对温和的表型)在第282位氨基酸处被组氨酸取代为天冬氨酸,这是由于外显子8的GAT转变为CAT而引起的(1994年)在来自Poδ的一名意大利男子中发现了相同的变异体,并将其命名为G6PD摩德纳,然后发现它具有与西雅图G6PD一样的变异。他们指出G到C的转变是在外显子8的844位核苷酸上。

.0011 G6PD哈里劳
G6PD,PHE216LEU
Town等(1990年)描述了一个患有严重溶血性贫血的希腊男孩中的G6PD Harilaou。Poggi(1989)在核苷酸648处发现了一个由T到G的变化,该变化导致亮氨酸被残基216上的苯丙氨酸取代。

.0012爱荷华州G6PD
G6PD爱荷华城
G6PD SPRINGFIELD
G6PD沃尔特·里德
G6PD,LYS386GLU
参见Beutler等(1986)。Hirono等(1989)证明了在核苷酸1156的A到G替换,导致谷氨酸替换在氨基酸386的赖氨酸。此变异G6PD,以及G6PD以及比佛利山庄,托马,河沿和其他一些,在存在10 microM NADP +(正常的G6PD稳定),但被200 microM NADP +激活。G6PD Tomah,爱荷华州和比佛利山庄分别在385、386和387位具有氨基酸取代;G6PD Riverside在410位被取代,显示出NADP +的弱激活作用。这些发现,加上这些氨基酸是高度保守的事实,导致Hirono等人(1989) 提出它们在涉及NADP +结合的分子区域中。

.0013 G6PD比佛利山庄
G6PD,ARG387HIS
Hirono等(1989)证明了核苷酸1160上的G-to-A突变,导致组氨酸被精氨酸-387取代。该突变破坏了一个HhaI位点。

.0014 G6PD TOMAH
G6PD,CYS385ARG
Hirono等(1989)证明了在核苷酸1153的T到C的转变,导致精氨酸被半胱氨酸-385取代。该突变产生了Fnu4HI限制性位点,该位点被用于确认突变。

.0015 G6PD RIVERSIDE
G6PD,GLY410CYS
Hirono等(1989)证明了核苷酸1228处的G-T突变,该突变导致甘氨酸改变为氨基酸410处的半胱氨酸。该突变破坏了NciI限制性位点的事实用于证实该突变。

.0016 G6PD MONTALBANO
G6PD,ARG285HIS
Viglietto等(1990年)发现了一个新的变体,具有几乎正常的性质,这是由于从G到A的过渡导致在285位的精氨酸被转化为组氨酸。参见Calabro等(1990)。

.0017 G6PD RFLP
G6PD,NT1116,GA
D'Urso等(1988)发现在核苷酸1116(外显子10)的沉默的G对A变化,生成PstI位点。

.0018 G6PD RFLP
G6PD,NT1311,CT
De Vita等(1989)发现在核苷酸1311(在外显子11)沉默的C到T变化。

.0019 G6PD RFLP
G6PD,EX6,-60,CG
吉田等(1988)发现了一个内含子5的取代产生的RFLP,产生了一个PvuII位点。可能的变化是外显子6上游60个核苷酸处的C到G(Luzzatto,1990)。

.0020 G6PD安达卢斯
G6PD,ARG454HIS
Vives-Corrons等(1990)研究了一个G6PD变体,在动力学上类似于G6PD地中海,但电泳迁移率稍快。他们证明了核苷酸1361的G到A过渡,产生了arg到他的取代。

.0021 G6PD广州
G6PD GIFU
G6PD AGRIGENTO
G6PD台湾-香港
G6PD,ARG459LEU
G6PD Canton是东方人中最常见的变异体之一,在中国南部的基因频率达到1.7%(McCurdy et al。,1966)。史蒂文斯等(1990)证明G6PD-B中的密码子459从CGT(精氨酸)改变为CTT(亮氨酸)。G至T的变化发生在核苷酸1376处(1992)在台湾的3个台湾人和1个Hakkanese中发现了这种突变。他们指出,相同的突变也发生在中国广东省的另外三个中国G6PD变体中:台湾客家(McCurdy等,1970),岐阜(Fujii等,1984)和阿格里真托(Sansone等,1975)。)。G6PD Gifu变异体是在一名9岁的日本男性中发现的,该男性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患有慢性溶血和溶血性危机(Fujii等,1984)。酶活性为正常的2.9%。患者的G6PD显示底物类似物,脱氨基NADP和热不稳定性的利用率增加。

.0022 G6PD波多黎各柠檬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GLU398LYS
Beutler等(1991)发现核苷酸1192的G-A过渡导致氨基酸赖氨酸被398位的正常谷氨酸取代。这种异常的G6PD与非球囊溶血性贫血(300908)有关,由Elizondo等人描述(1982)。

.0023 G6PD圣地亚哥
G6PD,ASP181VAL,ASN126ASP
Beutler等(1991)发现核苷酸542的A到T突变导致氨基酸181的Asp到val的取代。受试者是白人,其中一个有“溶血的某些证据”,而另一个没有。Saenz等人描述的这种异常的G6PD(1984)在来自哥斯达黎加的2个无关的主题中,是具有2个点突变的4个多态变体之一。在每种情况下,这些点突变之一是376A-G(asn126asp),这是非缺陷多态性变体G6PD A +(305900.0001)的变化特征。

.0024 G6PD GASTONIA
G6PD 马里恩(Marion)
G6PD明尼苏达
州贫血,非磷性溶血性,归因于G6PD缺乏症
G6PD,VAL213LEU
Beutler等(1991)发现,尽管派生出这种变异的G6PD的患者是无关的,但所有人都在外显子6的637位核苷酸具有G-to-T突变,导致亮氨酸被缬氨酸-213取代。G6PD变异体称为Gastonia,Marion和Minnesota均来自非球囊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00908)。

.0025 G6PD纳什维尔
G6PD
缺乏症,由于G6PD 缺乏而引起的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ARG393HIS
Beutler等在2例无亲缘关系的非球囊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300908)(1991)发现外显子10的核苷酸1178的G-A突变产生组氨酸取代精氨酸-393。

.0026 G6PD VIANGCHAN
G6PD JAMMU
G6PD,VAL291MET
参见Poon等(1988)。Beutler(1991)报告了核苷酸871的G到A突变,导致用蛋氨酸替代缬氨酸291。该变体属于WHO 2类。

Louicharoen和Nuchprayoon(2005)和Matsuoka等(2005年)指出,G6PD Viangchan是柬埔寨人口中最常见的突变,类似于泰国和老挝人,这表明这三个国家的人有共同的血统。松冈等(2005)发现G6PD Viangchan在8例中与外显子11 的1311C-T过渡(305900.0018)和内含子11的T-C取代有关,位于外显子11的下游93 bp。该发现与研究一致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的G6PD Viangchan博物馆。

.0027 G6PD A-
G6PD,ARG227LEU
Hirono和Beutler(1988)在具有G6PD A型表型的受试者中发现,亮氨酸取代了精氨酸227,这是由于核苷酸680发生了G-T突变(而不是通常的val68-met突变) G6PD A-)。该突变存在于G6PD A背景上(从asn126到asp)。

.0028 G6PD A-
G6PD,LEU323PRO
在患有G6PD A型的受试者中,Hirono和Beutler(1988)发现脯氨酸被亮氨酸323取代,这是由核苷酸968的T到C突变(而不是通常的val68到met突变)引起的。 G6PD A-)。该突变存在于G6PD A背景上(从asn126到asp)。

.0029 G6PD开平
G6PD ANANT
G6PD DHON
G6PD PETRICH-LIKE
G6PD SAPPORO-LIKE
G6PD,ARG463HIS
Zuo等(1990)证明了由核苷酸1388的G-A突变导致的组氨酸被精氨酸-463取代。G6PD属于WHO 2类。中国人变体G6PD Kaiping由Du等人发现(1988)。在G6PD Anant(Panich和Sungnate,1973),Dhon(Panich和Na-Nakorn,1980),Petrich样(Shatskaya等人,1980)和Sapporo样(Fujii等人,1981)中发现了相同的突变。)。

.0030 G6PD洛马·林达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ASN363LYS
Beutler等人在非球囊溶血性贫血患者中(300908)(1991)在外显子10的1089核苷酸处鉴定出C-to-A突变,产生赖氨酸替代天冬酰胺-363。

.0031 G6PD科英布拉
G6PD,ARG198CYS
Corcoran等人在一名葡萄牙妇女的儿子身上遭受了狂热的袭击(1992年)确定了一个G6PD突变体,具有地中海型化学性质(305900.0006)。然而,在DNA水平上,他们证明了该突变是在地中海突变下游的29个核苷酸的C-T过渡,导致半胱氨酸被地中海变化下游的10个精氨酸取代。在意大利南部的一名患者中发现了相同的突变。新的变体称为G6PD Coimbra。

Chalvam等人在印度南部部落群体的3名G6PD缺乏者中发现了这一点(2008)确定了科英布拉变种,并指出该突变在该人群中的发生率为7.5%。

.0032慢性肉芽肿和溶血性贫血
G6PD,SER106CYS,ARG182TRP,ARG198CYS
格雷等(1973)描述了慢性肉芽肿和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独特的G6PD变异。G6PD活性不仅在患者的红细胞中无法检测到,而且在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也检测不到,并且在这些组织中也无法检测到具有免疫学交叉反应的物质。这是观察到的唯一没有可测量的活性且缺乏交叉反应物质的变体,满足“零”变体的定义。前田等(1992)发现患者的淋巴母细胞中的mRNA含量和mRNA大小正常(在新泽西州卡姆登市的Coriell储存库中以GM7254形式维护)。蛋白质印迹杂交表明患者的细胞未产生交叉反应物质。在变体cDNA中发现了三个核苷酸碱基变化:核苷酸317处的C到G转换(从起始密码子的腺嘌呤计数),这应引起在第106位的ser-cys替换(从起始密码子开始计数) ); 在核苷酸544的C到T的转变,在第182位产生arg到trp的取代;核苷酸592处的C到T过渡,导致在蛋白质的第198位出现arg到Cys取代。没有发现缺失或移码突变,并且在包括最远的帽位点的扩展的5-prime区域中未检测到核苷酸变化。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变体cDNA时,G6PD活性约为正常的2%,并且无法检测到交叉反应物质。然而,当变体mRNA在兔网织红细胞的体外翻译系统中表达时,产生了变体蛋白。结果表明,由3个氨基酸取代引起的变异酶的极快的体内降解或沉淀可能是分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当在兔网织红细胞的体外翻译系统中表达变体mRNA时,就产生了变体蛋白。结果表明,由3个氨基酸取代引起的变异酶的极快的体内降解或沉淀可能是分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当在兔网织红细胞的体外翻译系统中表达变体mRNA时,就产生了变体蛋白。结果表明,由3个氨基酸取代引起的变异酶的极快的体内降解或沉淀可能是分子缺乏的主要原因。

.0033 G6PD台湾-博卡2
G6PD,ASN165ASP
唐等(1992)确定在核苷酸493的A到G过渡导致G6PD蛋白中的asn165到asp氨基酸取代。突变的生化特征尚未鉴定。仅在中文中报道了这种突变。

台湾的中国人口分为四类:台湾人,中国大陆人,八加尼人和原住民。台湾人是最大的一群,是17至19世纪离开中国大陆的移民的后裔。大多数人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第二大人口是中国大陆人,他们最初居住在中国大陆的许多省份,并在1948年至1950年期间移居台湾。第三大人口是八角洲人(台湾客家),最初是来自中原的,后来又从广东省移民到台湾。中国南部海岸的富辛省,主要在16和17世纪来到台湾。台湾原住民是一个较小的群体,至少有9个不同的部落,其祖先被认为是数千年前从亚洲大陆来到台湾的。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在哈卡语地区为4.52%,在大多数原住民地区平均为0.3%。原住民的阿美族人出现的频率为3.5%,可能是建立者效应的反映。

.0034 G6PD圣地亚哥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ARG198PRO
在智利患有非球囊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中(300908),Beutler等人(1992)确定了在核苷酸593的G到C的转换导致arg198到pro的取代。他们建议使用G6PD Santiago作为名称(G6PD古巴圣地亚哥是一个不同的突变;请参阅305900.0009。)

.0035 G6PD墨西哥城
G6PD,ARG227GLN
Beutler等人在墨西哥人中没有归因于G6PD变异体的临床特征(1992)描述了核苷酸680的G-A转变导致arg227-gln取代。他们建议使用G6PD墨西哥城名称(有一个G6PD墨西哥;请参见305900.9999。)核苷酸680是同一碱基,在一种类型的G6PD A-(arg227-leu)中由G-to-T改变。

.0036 G6PD IERAPETRA
G6PD,PRO353SER
Beutler等人在没有临床异常的希腊人中可能与G6PD变异有关(1992)确定了核苷酸1057的C-T过渡,导致pro353-ser取代。

.0037 G6PD瓜达拉哈拉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ARG387CYS
参见Vaca等(1982)。Beutler等人在一名患有非球囊溶血性贫血的墨西哥患者中(300908)(1992)确定了由在核苷酸1159处的C到T过渡导致的arg387到cys取代。

.0038 G6PD阿罕布拉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VAL394LEU
参见Beutler and Rosen(1970)。Beutler等(1992)指出,在美国白人患有非球囊溶血性贫血的这种G6PD变异中的突变(300908)涉及核苷酸1180的G到C转化,导致val394到leu取代。

.0039 G6PD JAPAN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GLY410ASP
在一名患有非球囊溶血性贫血的日本患者中(300908),Beutler等人(1992)确定了在核苷酸1229的G到A的转变,导致从gly410到asp的取代。

.0040 G6PD PAWNEE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ARG439PRO
在美国白人患有非球囊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中(300908),Beutler等人(1992)确定了在核苷酸1316的G到C的转变导致了arg439到pro的取代。

.0041 G6PD桑德兰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ILE35DEL
使用基于PCR的技术,MacDonald等(1991)确定了患有严重的红细胞G6PD缺乏症和慢性溶血性贫血的人的G6PD基因的整个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300908)。发现的唯一异常是外显子2的3 bp缺失,这预示着2个相邻异亮氨酸残基(氨基酸35或36)中的1个丢失,该残基正好在被Kanno等人称为“接合”的蛋氨酸残基的上游(1989)。外显子2的这一部分位于Kanno等人认为的区域(1989年)由第6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编码,这个想法随后被推翻。麦克唐纳等人的观察(1991)结果表明,G6PD的X连锁氨基末端区域发生突变,导致红细胞缺乏。该缺失在3倍的CAT重复中,并且可能是由于减数分裂时的错位所致,并保留了阅读框。

.0042 G6PD喀拉拉邦
G6PD喀拉拉邦
G6PD格利扬
G6PD,GLU317LYS
在印度发现的2个变种G6PD Kerala(Azevedo等,1968)和G6PD Kalyan(Ishwad和Naik,1984)由于其生化特性而被认为是不同的。Ahluwalia等(1992)证明分子缺陷是相同的。两者都有一个glu317-to-lys突变,导致2个负电荷的丢失。这与G6PD Kerala-Kalyan极慢的电泳迁移率保持一致。两者都仅伴有轻度酶缺乏症。在这两种情况下,突变都是CpG二核苷酸中的C到T过渡。在2个种群中发现了这种突变,这些种群在语言和文化上完全不同,没有已知的历史联系。但是,鉴于居住在孟买卡利扬区的科利部落的传统占领,即海洋捕捞,恶劣天气的受害者可能已经找到了前往偏远地区的道路,在那里他们被迫生活了一段时间,从而造成了基因流动的可能性。

.0043 G6PD AURES
G6PD,ILE48THR
Nafa等人在一名阿尔及利亚男孩中表现出急性溶血性贫血,其伴有7至10%的G6PD残留活性(1993)确定了在核苷酸143的T到C转换,将密码子48从ATC(ile)转换为ACC(thr)。突变与favism相关。

在沙特阿拉伯,Niazi等人(1996年)描述了G6PD Aures在20名严重G6PD严重缺乏的儿童中的7名(35%)和一个16岁的男孩,在5岁时食用蚕豆后有深色尿液通过史。在20名儿童中,有12名是地中海G6PD阳性的(305900.0006),还有1名儿童的突变仍未确定。

.0044 G6PD高仪
G6PD,HIS32ARG
该G6PD变体由Du等人描述(1985)。Chiu等人综述了其生化特性(1993),他证明了该突变体在中国很常见,并且由cDNA核苷酸95从A到G(从他到arg)组成。

.0045 G6PD屈原
G6PD,GLY131VAL
Chiu等人分析了43名G6PD缺乏者的分子缺陷(1993)发现3在cDNA核苷酸392(外显子5)中具有从G到T的转化,导致了从gly到val的取代。他们回顾了该以前未鉴定的变体的生化特征。

.0046 G6PD MAHIDOL-LIKE
G6PD,LEU342PHE
Chiu等人在对43名G6PD缺乏者的分子缺陷进行的研究中(1993)鉴定了“新”变体,这是由于在cDNA核苷酸1024处从C到T的转变导致了亮到phe的取代。Chiu等(1993)列出了G6PD Mahidol样的生化特性。

.0047 G6PD ORISSA
G6PD,ALA44GLY
为了确定印度G6PD的异质性程度,Kaeda等人(1995年)通过筛选G6PD缺乏症,然后对缺乏等位基因进行分子分析,研究了几个不同的印度人口。在不同的部落和城市群体中,G6PD缺乏症的发生频率在3%至15%之间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未报告的缺陷变体G6PD Orissa(ala44-g-gly)是造成印第安部落人口中大多数G6PD缺乏的原因,但在城市人群中却没有发现,其中大多数G6PD缺乏是由于G6PD地中海(ser188-phe)变体(305900.0006)。G6PD等位基因在印度的分布让人联想到β-珠蛋白(141900)所发现的情况,Nagel和Ranney(1990)。在那种情况下,镰状细胞性贫血几乎完全限于部落人群,而城市人口则以β-地中海贫血突变为主。ed田等(1995)指出,G6PD Orissa的Km(NADP)比正常酶的Km(NADP)高5倍。认为这是由于以下事实:被甘氨酸替代的丙氨酸残基是推定的辅酶结合位点的一部分。出乎意料的是,对作者而言,该酶似乎比正常的G6PD更稳定,而大多数不足的变体却降低了稳定性。

.0048 G6PD南康
G6PD,PHE173LEU
Chen等在中国新生儿黄疸的新生儿中(1996)确定了新的G6PD突变,G6PD NanKang,由核苷酸517的T到C转换引起,在G6PD蛋白中产生了phe173leu取代。

.0049 G6PD马拉加
G6PD,ASP181VAL
在西班牙进行的一项针对G6PD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Vulliamy等人进行了研究(1996)发现了一个新的多态性变体,他们称为G6PD马拉加,其唯一的异常是核苷酸542的A到T转换,导致asp181到Val的氨基酸取代。这是以前发现的与G6PD A-的突变相同的突变,即asn126asp(305900.0001)的双突变G6PD圣玛丽亚(305900.0023)。G6PD Malaga与3类酶缺乏症相关,G6PD Malaga和G6PD Santamaria的酶学性质非常相似。Vulliamy等(1996)推测G6PD Santamaria可能是通过G6PDA与马拉加G6PD重组产生的;但是,单倍型分析(包括使用新的沉默多态性)表明,相同的542A-T突变已分别在G6PD B基因中产生了G6PD马拉加和在G6PD A基因中产生了G6PD Santamaria。

.0050 G6PD尼泊尔
G6PD,PRO467ARG
在一项对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地区31名不相关的G6PD缺乏男性的研究中,Alfinito等人进行了研究(1997年)发现9种不同的G6PD变体,其中8种已经被描述。发现新的变体G6PD Neapolis在G6PD蛋白中具有pro467-arg取代。

.0051 G6PD系列
由于G6PD缺乏症,导致贫血,非杂环溶血性
G6PD,ALA361VAL
Vulliamy等在一项针对12例与慢性非球囊性溶血性贫血相关的G6PD缺乏症的病因突变研究中(300908)(1998)发现1名患者有一个新的突变,他们称为G6PD Serres:一个1082C-T的改变,在二聚体界面中引起ala361-val取代,其中发现了其他大多数严重的G6PD突变。

.0052 G6PD奈良
由于G6PD缺乏症,导致贫血,非杂环溶血性
G6PD,24-BP DEL,NT953
Hirono等人在一个患有严重的G6PD缺乏症的日本男孩中(300908)(1993)在G6PD基因的外显子9中鉴定出24bp的缺失(核苷酸953-976),其预测在残基319处有8个氨基酸的缺失。

.0053 G6PD AVEIRO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CYS269TYR
Costa等在一个出生于葡萄牙阿威罗的男孩中患有严重的慢性溶血性贫血(300908)(2000)发现不可检测的G6PD活性是由G6PD基因的核苷酸位置806的G-A过渡引起的,导致cys269-tyr(C269Y)氨基酸取代。在他的母亲或姐妹中未发现此突变,命名为G6PD Aveiro。到5岁时,该患者已发生6次严重的急性血管内溶血,需要住院治疗和输血。脾脏位于左肋缘下方6 cm。Costa等(2000年)指出导致G1PD突变体导致1类变异(疾病的最严重形式)聚集在外显子10中,该区域在蛋白质水平上被认为与二聚化有关。这个新的1类变异中的突变定位于外显子8。在造血细胞和颊细胞中均发现了突变等位基因和正常等位基因,表明存在镶嵌现象。

.0054朝日​​G6PD
G6PD,VAL68MET
G6PD A-是非洲人中常见的G6PD变体,可能导致感染和某些药物以及蚕豆引发的急性溶血。这种3类表型可能是由共同的376A-G(asn126到asp)突变和包括202G-A(val68 to met)的3个其他突变中的任一种引起的。参见305900.0002。错义突变376A-G(从asn126到asp)本身会导致具有正常酶活性的无症状4类变体G6PD A,而其他突变202G-A本身并未在人体内发现。Hirono等(2002年)描述了无症状G6PD缺陷的无义突变202G-A但不是376A-G的患者。这是一个三岁的日本男孩,在入朝日综合医院时被发现患有黄疸和贫血。这是唯一发现的突变,它一定与非洲人常见的突变分开出现,因为患者没有与非洲突变密切相关的沉默突变,而他的内含子单碱基缺失在蒙古人种中很常见。Town等(1992)在一项使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人G6PD突变体的体外研究中发现,202G-A和376A-G本身不会引起酶缺乏,并且这两个突变的协同作用对于产生G6PD A-的3类表型。val68和asn126紧密位于人G6PD的3维模型中,也支持了协同相互作用。Hirono等人的结果(2002年)似乎与202G-A本身不能产生急性溶血的观点相矛盾。

.0055 G6PD REHOVOT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TYR322HIS
Iancovici-Kidon等人在犹太埃塞俄比亚血统的3个兄弟及其thio母中(2000)发现在G6PD基因的外显子9的964位核苷酸的T到C转换,导致tyr322到his(Y322H)突变。3个同胞均显示出遗传性非球囊性溶血性贫血(300908),但溶血的严重程度和输血需求差异显着。一位兄弟患有严重的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 202700),这是先前未与G6PD缺乏症相关的疾病。3个同胞的白细胞G6PD活性水平为正常对照组的0%至5%。中性粒细胞的氧化和杀菌活性在患有SCN的兄弟中受损,但在其他2个同胞中保存良好。

.0056 G6PD阿姆斯特丹
由于G6PD缺乏症,贫血,非磷脂血溶血性
G6PD,3-BP DEL,180TCT
van Brugge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对来自2个无关家庭的4名男性患者的血细胞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患有非球囊性贫血(300908)和细菌反复感染(2002年)发现红细胞和粒细胞中G6PD的活性低于检测水平。此外,它们的粒细胞在激活后表现出减少的呼吸爆发。基因组DNA测序显示G6PD基因中新的3 bp(TCT)缺失,预示着61位亮氨酸的缺失。在这些患者的红细胞和粒细胞中,Western印迹检测不到突变的G6PD蛋白。在植物血凝素刺激的淋巴细胞中,存在G6PD蛋白,但患者细胞中该蛋白的量大大减少。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纯化的突变蛋白显示出降低的热稳定性和降低的比活性。此外,van Bruggen等人(2002年)证明突变体G6PD的mRNA不稳定,这可能导致这些患者中出现严重的G6PD缺乏症。他们为新型号提议了名称“ G6PD Amsterdam”。

van Bruggen等报道了一个家庭(2002)是高加索人,第二是印度斯坦尼人。白人患者病史不明显,直到他在15岁因发烧,黄疸,肠胃炎和咳嗽反复发作而入院。他被发现在腿部的肺部,脑部和软组织中有浸润性弥散性曲霉病(请参见614079)。曲霉病已成功治疗。此后,血红蛋白水平正常,但网织红细胞病持续存在。他的一个兄弟也患有G6PD缺乏症,并伴有长期的新生儿黄疸和急性溶血发作,但对感染没有明显的了解。

van Bruggen等报道的Hindustani先证者(2002年)直到3.5岁时他一直健康,当时他因紫癜杆菌(一种罕见的人类病原体,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的患者引起严重感染)而住院治疗。他很贫血。尽管贫血持续存在,但他对化疗反应良好。随着复发,他发展为骨髓炎,但再次对治疗产生反应。

.0057 G6PD苏黎世
G6PD,IVS10AS,AG,-2
Efferth等人在一名33岁的G6PD缺乏症的瑞士男性中称苏黎世G6PD(2004年)鉴定出一个单核苷酸突变,将G6PD基因内含子10的位置-2从共有序列A改变为G。该突变导致选择性剪接,删除了外显子11的前9个核苷酸,该9个核苷酸编码氨基酸天冬酰胺,缬氨酸和赖氨酸分别位于430-432位。Efferth等(2004年)估计全球有4亿人患有G6PD缺乏症,这是最常见的遗传性酶病,有约140个已知的分子G6PD缺陷。他们指出,G6PD基因中的大多数突变都是错义突变。据他们所知,先前仅描述了1个错配突变:G6PD Varnsdorf(305900.0058),这是由于破坏了与G6PD苏黎世中相同的专用剪接点而造成的。在G6PD Varnsdorf中,不变的3-prime AG二核苷酸已被删除,而在G6PD Zurich中,点突变已将AG更改为GG。在G6PD苏黎世和G6PD Varnsdorf中,均使用下一个可用的下游共有剪接序列,导致3个氨基酸的缺失。Efferth等(2004年)表明,当时确定的G6PD仅有的2个剪接突变都影响相同的剪接位点并非偶然。由于G6PD的无效突变似乎与生命不相容,因此生存力需要一个不会引起移码的功能性可变剪接位点。内含子10的3个主要的剪接位点提供了这个机会。

.0058 G6PD VARNSDORF
G6PD,IVS10AS,2-BP DEL,AG,-2
参见305900.0057和Efferth等(2004)。

.0059 G6PD COSENZA
G6PD,ARG459PRO
Calabro等(1993年)在来自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地区的G6PD缺乏症患者中发现了一种新的G6PD变异体,称为Cosenza。arg459-to-pro(A459P)取代是由1376G-C颠换产生的。突变蛋白保留的酶活性不到10%,属于经常与溶血有关的严重疾病。

Barisic等(2005年)在克罗地亚南部达尔马提亚地区的24名G6PD缺乏症无关患者中,有9名(37.5%)发现了G6PD Cosenza。9名患者中有7名患有favism。

.0060 G6PD分裂
G6PD,PRO481ARG
Barisic等人在克罗地亚南部达尔马提亚地区患有G6PD缺乏症的男性中(2005)在G6PD基因鉴定了1442C-G颠倒,导致pro481对arg(P481R)替换。突变蛋白保留了大约30%的酶活性(3类)。

.0061 G6PD NAMORU
G6PD,HIS70TYR
Chalvam等(2007年)发现G6PD基因第4外显子发生208T-C转换,导致组氨酸70取代(H70Y),是该疾病印度患者G6PD缺乏的基础。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尼尔吉里地区的3个部落群体中,有40位受影响的印度男性中有28位(占70.4%)检测到H70Y突变。该变体称为G6PD Namoru。

.0062尼吉里G6PD
G6PD,ARG198HIS
Chalvam等人在印度南部Nilgiri地区的部族中有4名G6PD缺乏症患者(2008年)鉴定出G6PD基因第6外显子发生593G-A过渡,导致arg198-his(R198H)取代,他们将其命名为G6PD Nilgiri。作者指出,该人群中的突变频率为10.0%。

.999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变体,分子缺陷未知
G6PD变体,分子缺陷未知
以下未在分子水平上表征的G6PD变体的列表按字母顺序排列。每个G6PD变体的名称周围都带有引号,有关其唯一性的信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