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EK致癌基因

von Lindern 等人使用 cDNA 克隆在携带 at(6;9)(p23;q34) 易位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发现的 5.5-kb 转录本(1992)在 6 号染色体上分离出一个新基因,他们称之为 DEK。6号染色体上的断点和9号染色体上的断点分别聚集在DEK和CAN(NUP214;114350)基因的特定内含子中;因此,DEK/CAN 融合基因编码一个不变的转录本。DEK 基因的 5-prime 部分与 CAN 基因的 3-prime 部分融合,开放解读码组没有中断。作者表示,与 DNA 数据库的比较表明,与当时已知的蛋白质没有一致的同源性。

▼ 基因功能

DEK 癌基因的产物是一种 43-kD 的核蛋白。傅等人(1997)指出,虽然最初在与 CAN 核孔蛋白融合的急性髓性白血病亚型中被发现,但 DEK 也被证明是少关节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自身抗原。此外,DEK 的最后 65 个氨基酸可以部分逆转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细胞的易突变表型( 208900 )。傅等人(1997)将 DEK 鉴定为与 HIV-2 基因组中的“宠物”位点结合的 43-kD 因子,该位点与 HIV-2 的感染性有关。他们证明 DEK 是一种位点特异性 DNA 结合蛋白,可能参与转录调控和信号转导。傅等人(1997)指出,他们的发现对多种致病过程有影响,包括由 HIV-2 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关节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和艾滋病。HIV-2 在西非被发现,并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其他地区。他们指出,与 HIV-1 一样,HIV-2 也可导致艾滋病,但通常感染 HIV-2 后的无症状期比感染 HIV-1 后的时间长得多。

通过 HeLa 核提取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Alexiadis 等人(2000)在拓扑异构酶 I(TOP1; 126420 ) 或 II(TOP2A; 126430 )存在下检测到 DEK 诱导的染色质中 DNA 超螺旋密度的改变。在裸 DNA 中未观察到拓扑结构的变化。SDS-PAGE 分析表明,DEK 不诱导组蛋白置换,但DEK 介导的核小体 DNA 拓扑变化需要组蛋白 H2A/H2B(参见14271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DEK 降低了染色质复制的效率。

Pre-mRNA 剪接涉及大 RNA-蛋白质复合物的逐步组装,称为剪接体,其中包含小核核糖核蛋白颗粒(snRNP) 和许多非 snRNP 剪接因子,其中许多包含 RS 域(即交替的 arg/ser残留物)。SR 蛋白家族的成员具有 N 端 RNA 识别基序和磷酸化的 C 端 RS 结构域。McGarvey 等人使用剪接和免疫沉淀分析(2000)将 DEK 鉴定为剪接复合物的第一个组分之一,它仍然与依赖于前 mRNA 的先前剪接的剪接外显子相关联。这种关联是由涉及 SR 蛋白(例如 SRM160( 605975 ))的特定相互作用介导的。

Kappes 等人使用细胞分级分离、免疫标记和微球菌核酸酶消化分析(2001)确定大部分 DEK 与染色质(遗传活性和非活性形式)和寡核小体相关,而只有一小部分与 RNA 相关。DEK 的数量和定位在细胞周期中不会改变。卡佩斯等人(2001)得出结论,DEK 似乎具有双重 RNA 和 DNA 结合特性。

剪接因子 U2AF、U2AF65( 191318 ) 和 U2AF35( 191317 ) 的65 -kD 和 35-kD 亚基分别识别后生动物 3-prime 剪接位点处的富含嘧啶的区域和保守的末端 AG。苏亚雷斯等人(2006)据报道,DEK 是一种在某些癌症中发生突变或过度表达的染色质和 RNA 相关蛋白,它通过 U2AF 强制执行 3-prime 剪接位点区分。在丝氨酸 19 和 32 处磷酸化的 DEK 与 U2AF35 相关联,促进 U2AF35-AG 相互作用,并防止 U2AF65 结合到后面没有 AG 的嘧啶束。DEK 及其磷酸化是去除内含子所必需的,但不是剪接复合体组装所必需的,这表明早期 3-prime 剪接位点识别的校对会影响剪接体的催化激活。

张等人(2012)发现在损伤诱导的卫星细胞激活后,小鼠肌肉卫星细胞中的 Dek 表达上调。Dek 在注定要作为祖细胞增殖的子细胞中被特异性上调,但它在注定要自我更新的子细胞中不表达。张等人(2012)发现 microRNA-489(MIR489; 614523 ) 在静止的小鼠肌肉卫星细胞中高度表达,并在损伤诱导的卫星细胞活化过程中迅速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 Dek 3-prime UTR 中的 Mir489 靶序列,并且在用 Mir489 转染后,Dek 蛋白表达降低。Mir489 的表达或 Dek 的敲低降低了卫星细胞增殖。

Theurillat 等人(2014)分析了 SPOP( 602650 )(一种 E3 泛素连接酶底物结合蛋白)的前列腺癌相关突变引起的泛素景观变化。SPOP 突变体以显性负方式破坏了一部分蛋白质的泛素化。其中,DEK 和 TRIM24( 603406 ) 作为效应底物出现,始终被 SPOP 突变体上调。Theurillat 等人(2014)强调 DEK 作为 SPOP 底物,由于野生型和突变型 SPOP 蛋白的异聚体复合物,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表现出降低。DEK 稳定促进前列腺上皮细胞侵袭,这表明 DEK 作为致癌效应物。

▼ 测绘

DEK 基因位于染色体 6p23 上(von Lindern 等,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