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蜂窝状视网膜变性

有证据表明 Doyne 蜂窝状视网膜营养不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染色体 2p16 上的 EFEMP1 基因( 601548 )中的杂合或纯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Doyne 蜂窝状视网膜营养不良(DHRD) 的特征是在黄斑中的布鲁克膜水平和视神经乳头的边缘周围有玻璃疣沉积物。玻璃膜疣大而柔软,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 基底膜的外部,占据了布鲁赫膜的整个厚度。相比之下,在 Malattia leventinese(MLVT) 中,小的离散玻璃膜疣辐射到周边视网膜,随后在黄斑中形成融合的软玻璃膜疣。DHRD( Gregory et al., 1996 的总结) 中没有描述延伸到外围的放射状玻璃疣。

赫尔曼等人(2011)指出,DHRD 和 MLVT 都表现出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 相似的临床和病理症状,包括软玻璃疣堆积、RPE 基底外侧皱褶消失、RPE 空泡化和萎缩,最终在一个加速时间框架,通常在生命的第四个十年。

▼ 临床特点

典型的小圆形白点(玻璃疣)累及眼后极,包括黄斑和视盘区域,出现在成年早期。逐渐形成马赛克图案,Doyne(1899)恰如其分地称之为“蜂窝”,此后出现。Doyne 认为它代表“脉络膜炎”。然而,柯林斯(1913)表明变化包括布鲁赫膜内部的膨胀。视力下降通常比眼科变化发生得晚得多。罗伯特·沃尔特·多因(Robert Walter Doyne,1857-1916 年) 是英国牛津的眼科医生。皮尔斯(1967)对居住在牛津附近的 6 个家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些甚至可能全部都是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发现了在成年早期存活的人中完全表现出该特征的显性遗传。居住在英格兰以外其他地方的家庭也有报道(参见Pearce,1968 年提供的参考资料)。

Hutchinson 和 Tay(1875)首次描述了一系列临床发现,后来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他们描述的 10 名患者中有 3 名是患有黄斑部白色斑点(玻璃疣)的姐妹。Doyne(1899)报道了一种类似的疾病,其中异常斑点几乎融合在一起,因此黄斑呈“蜂窝状”外观。Collins(1913)描述了组织病理学发现,表明其中一名 Doyne 患者的异常包括布鲁赫膜的透明增厚。沃格特(1925)发表了关于在瑞士南部提契诺州 Leventine 山谷的患者中观察到的一种家族性玻璃疣的检眼镜外观的首次描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被建立。Waardenburg(1948)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没有理由将 Malattia leventinese 与 Doyne(1899)描述的情况区分开来。Forni 和 Babel(1962)发现,leventinese 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 Doyne 蜂窝状脉络膜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没有区别。

皮格等人(1995)指出,malattia leventinese 家族中的玻璃疣经常呈放射状分布。尽管尚不清楚哪些部分的迟发性黄斑变性是由与 Malattia leventinese 或 Doyne 病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引起的,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提示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营养不良。

格雷戈里等人(1996)指出 Doyne 蜂窝状视网膜营养不良(DHRD) 和 malattia leventinese 都以玻璃疣为特征。他们引用了将malattia leventinese 的病变描述为小而离散的玻璃疣,其辐射到周边视网膜的报道;后来,在黄斑处形成融合的软玻璃疣。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放射状沉积物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底膜相连或位于基底膜内部。在 DRHD 中,可以看到影响黄斑和盘周区域的大型软玻璃疣沉积物。在组织学上,这些沉积物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基底膜的外部,并占据了布鲁赫膜的整个厚度。在 DHRD 中没有发现放射状玻璃疣延伸到外围。

泽克等人(1999 年)对一名 30 岁被诊断出患有 Malattia leventinese 的妇女进行了 25 年的随访。当时,她的视力是20/20。八年后,中心凹下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她右眼的视力不可逆转地下降,下降到 20/1,000。二十三年后,致密的右侧玻璃体出血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当时左眼视力为20/30,眼底检查发现与右眼相同的黄斑,无并发症。

傅等人(2007)研究了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印度家庭,其中父母和他们的 2 个儿子患有黄斑变性。这两个儿子表现出明显比父母任何一方更严重的表型,特别是大儿子的视网膜显示玻璃疣延伸到后极之外,并伴有相关的视网膜变性。

▼ 临床管理

两种形式的显性玻璃疣(malattia leventinese 和 Doyne 视网膜变性)的特征是中央视力缓慢进行性丧失。然而,如果脉络膜新生血管侵入视网膜下间隙,临床过程可能会转变为非常快速的进展和严重的视力丧失。丹塔斯等人(2002)发现使用维替泊芬的光动力疗法关闭了新生血管膜并防止了严重的视力丧失。他们提议将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发生经典脉络膜新生血管的 Malattia leventinese 患者。

尼科洛等人(2003)分析了手术切除的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中含有外域 B 的纤连蛋白同种型,这是一种血管生成的标记蛋白,以确定它是否可以用作特定抗体 - 光敏剂免疫偶联物的治疗靶点。他们发现域外 B 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中大量表达,并希望它可以用于增强光动力疗法对新开发血管的选择性。

▼ 测绘

Heon 等人(1996)证明了常染色体显性径向玻璃疣(malattia leventinese)与 2p21-p16 的 DNA 标记的连锁。他们研究了一个大的美国亲属,其中有 2 个受到广泛影响的分支和来自 Leventine 山谷的 3 个亲属。观察到的所有 4 个家族的最大 2 点对数得分为 10.5,并且是使用标记 D2S378 获得的。多点分析产生了以同一标记为中心的最大 lod 分数 12。观察到的重组体定义的疾病间隔为 14 cM。Heon 等人(1996)指出 β- fodrin( 182790 ) 对应到 2p21 并且是该疾病突变位点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格雷戈里等人(1996)对最初由 Doyne(1910)和Pearce(1968)描述的 DHRD 谱系成员中的 9 个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并建立了与染色体 2p 的连锁。为所有家族成员构建了跨连接区域的单倍型,重组体分析将 DHRD 基因定位到 D2S2316 和 D2S378 之间的 5-cM 间隔。这些结果确定 DHRD 对应到染色体 2p16。格雷戈里等人(1996)指出Heon 等人绘制了 Malattia leventinese 基因座的 14 kb 区域(1996)包含 DHRD 轨迹。他们还指出,黄斑玻璃膜疣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见153800) 并且染色体 2p21-p16 区域应被视为 ARMD 疾病易感性的候选区域,

克尔曼尼等人(1999)使用序列标记位点(STS)、表达序列标签(EST) 和 DHRD 区域内的多态性标记来识别 18 个 YAC,包括 DHRD 基因座并跨越大约 3 Mb。YAC contig 是通过这些 YAC 的 STS 内容作图构建的,并整合了 13 个 STS,包括 4 个基因和 6 个多态性标记位点。他们还报告了 DHRD 基因座具有显性玻璃疣表型的 2 个家族的遗传定位,以及疾病基因座的遗传细化到微卫星标记基因座 D2S2352 和 D2S2251 两侧的临界区间,距离约为 700 kb。这些研究排除了一些候选基因,并为构建该地区的转录图谱提供了资源,作为鉴定 DHRD 基因和该地区其他疾病定位基因的先决条件,160980)。

泰曼斯等人(1999)描述了 Carney 复合体和 Doyne 蜂窝状视网膜营养不良映射区域的辐射混合映射。

▼ 分子遗传学

在 5 个患有 Doyne 蜂窝状视网膜营养不良的家庭中,Stone 等人(1999)在 EFEMP1 基因中发现了 arg345 到 trp(R345W; 601548.0001 ) 突变。Matsumoto 和 Traboulsi(2001)报道了由于 EFEMP1 基因中的 R345W 突变而具有显性放射状玻璃疣的北美家庭。

塔特林等人(2001)在 10 个Doyne蜂窝状视网膜营养不良家庭中的 7 个和 17 个散发性患者中的 1 个中鉴定了 EFEMP1 基因( 601548.0001 ) 中的 R345W 突变。没有发现其他突变。在没有 EFEMP1 突变的 3 个家族中,2 个与 2p16 相关。与 2p16 不相关的家族中的单倍型数据表明可能与 6q14 的基因座相关。

在一个瑞士-意大利家庭中,其中 3 代有 5 名成员拥有 Malattia leventinese,Toto 等人(2002)在 2 中的 EFEMP1 基因中发现了 R345W 突变。在其他 3 中的 EFEMP1 或 EFEMP2 基因中没有发现突变。

傅等人(2007)分析了最初由Stone 等人描述的 DHRD 家族的一个分支中的 EFEMP1 基因(1999)和一个患有早发性黄斑变性的近亲印度家庭,并在两个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确定了 R345W 突变。印度家庭的儿子比他们的父母受到的影响更严重,被发现是该突变的纯合子。第一个家族的单倍型与之前报道的所有与 R345W 突变相关的单倍型相同,而印度家族的疾病单倍型明显不同,表明该突变是孤立产生的。

▼ 动物模型

傅等人(2007)产生了 Efemp1-R345W 敲入小鼠,并观察了布鲁赫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 之间物质沉积的发展,类似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基底沉积。在突变小鼠的 RPE 和布鲁赫膜中检测到补体激活的证据。傅等人(2007)得出结论,EFEMP1 中的 R345W 突变是致病性的,并表明细胞外基质的改变可能会刺激补体激活,并代表这两种黄斑变性病因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