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酰肽受体样 1

鲍等人(1992)鉴定了甲酰肽受体(FPR1; 136537 )、FPRL1(FPR2) 和 FPRL2(FPR3; 136539 ) 的 2 个结构同源物。由于这 2 个结构同源物不识别配体 FMLP,Bao 等人(1992)将它们称为孤儿受体。尽管如此,它们可能起到趋化受体的作用。

▼ 基因功能

克莱因等人(1998)描述了一种分离未知功能的哺乳动物 G 蛋白偶联受体激动剂的程序。人类 FPRL1 受体在酵母细胞中表达,旨在将受体激活与组氨酸原养结合。在使用基于质粒的编码随机肽的文库获得的转化体中选择组氨酸原养型,鉴定了 6 种不同的激动剂,每种激动剂的产生都会对酵母中表达的受体产生自分泌刺激。每种肽的合成版本促进了在人胚胎肾细胞中表达的 FPRL1 的激活,其中 5 种肽相对于 FPR1 对 FPRL1 的激活表现出显着的选择性。测试并发现一种选择性肽可动员分离的人嗜中性粒细胞中的钙。这表明 FPRL1 的刺激导致中性粒细胞活化,并表明该受体作为炎症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作用。这种自分泌选择方案可能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用于提供药理学工具来评估哺乳动物孤儿 G 蛋白偶联受体的生理作用。

小胶质细胞、大脑中静止的单核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在朊病毒斑块部位积聚并被激活。朊病毒蛋白(PRNP; 176640 )的 20 个氨基酸片段PRNP(106-126) 在体外形成原纤维并在单核细胞中引发生物学反应。在一些阿尔茨海默病(见605055)脑损伤中也检测到了该肽。乐等人(2001)确定 PRNP(106-126) 在体外诱导单核细胞迁移,这种迁移是剂量依赖性的、百日咳毒素敏感的、趋化性的而不是化学动力学的。迁移可以通过甲酰-MLF 减弱。转染 FPRL1(一种低亲和力“模式识别”受体,但不包括 FPR1 在内的其他趋化受体)会导致响应于 PRNP 的显着钙动员(106-126)。共聚焦显微镜显示 PRNP(106-126) 诱导 FPRL1 的快速内化和与神经毒性有关的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乐等人(2001)提出低亲和力 PRNP(106-126)-FPRL1 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引导单核细胞/小胶质细胞迁移到含有高浓度淀粉样蛋白前体和聚集片段(如 PRNP(106-126))的朊病毒病变附近。

佩雷蒂等人(2002)报道阿司匹林和地塞米松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抑制是阿司匹林触发的脂氧素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膜联蛋白 1 共有的特性( 151690) 衍生的肽,它们在体内产生并作用于脂氧素 A4 受体(ALXR/FPRL1),以阻止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渗出。这些结构多样的配体特异性地与重组人 ALXR 直接相互作用,通过特异性放射性配体结合和功能以及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受体的免疫沉淀来证明。此外,阿司匹林引发的脂氧素和 ANXA1 衍生肽的组合限制了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减少了体内炎症介质(即前列腺素和趋化因子)的产生。佩雷蒂等人(2002)得出的结论是,结果表明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的内源性脂质和肽抗炎回路中的功能冗余,其中阿司匹林触发的脂氧素和特定的 ANXA1 衍生肽在 ALXR 协同作用以下调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向炎症位点的募集。

英等人(2004)检测了合成人源蛋白(HN; 561010 ) 在各种细胞系上的活性,发现 HN 通过与淀粉样蛋白 β-42(参见 APP; 104760 ) 竞争 FPRL1 诱导单核细胞趋化。HN 通过抑制β-42 淀粉样蛋白对单核吞噬细胞的影响来减少聚集和原纤维形成。在成神经细胞中,HN 和淀粉样蛋白 β-42 均激活 FPRL1;然而,只有β-42 淀粉样蛋白引起细胞凋亡,而HN 阻断了β-42 淀粉样蛋白的细胞病变作用。英等人(2004)得出结论,HN 与淀粉样蛋白 β-42 共享 FPRL1,并且可能通过竞争性抑制 FPRL1 对淀粉样蛋白 β-42 的访问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普拉特等人(2006)发现,他们称之为 FLIPr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在钙动员和定向迁移方面与 FPRL1 激动剂结合并削弱了中性粒细胞对 FPRL1 激动剂的反应。

里维埃等人(2009)报道了小鼠、大鼠和沙鼠犁鼻感觉神经元对甲酰肽受体相关基因的表达。与 4 种已知的嗅觉受体基因类别相似,这些基因编码 7 种跨膜蛋白,其特点是单基因转录和感觉神经上皮中的点状表达模式。小鼠甲酰肽受体样 1、3、4、6 和 7 的体外表达提供了对疾病/炎症相关配体的敏感性。Riviere 等人建立了一种原位方法,将整装犁鼻制剂与完整神经上皮中的树突状钙成像相结合(2009)显示了对相同分子的神经元反应,因此代表了一类新的犁鼻激动剂。里维埃等人(2009)得出结论,甲酰肽受体样蛋白具有与病原体识别或致病状态相关的嗅觉功能。

▼ 测绘

Ozcelik 等人(1991)和墨菲等人(1992)提供了 FPR1 样基因位于 19 号染色体上的证据。Bao等人(1992)发现,与 FPR1 一样,当在体细胞杂交体中分析时,FPR2 和 FPR3 基因对应到 19 号染色体。

▼ 动物模型

奥尔德坎普等人(2014 年)观察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在蛛网膜下腔感染肺炎链球菌(一种肺炎球菌脑膜炎模型)后,缺乏 Fpr1 或 Fpr2 的小鼠的细菌负荷、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死亡率增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在缺乏 Fpr1 或 Fpr2 的小鼠脑膜炎期间神经胶质细胞密度增加。奥尔德坎普等人(2014)得出结论,FPR1 和 FPR2 在中枢神经系统对肺炎链球菌的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