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白斑

RDS 基因(PRPH2; 179605 ) 的突变可导致白点眼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RDH5 基因( 601617 )的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形式. 此外,这种眼底图片也出现在 Bietti 结晶性角膜视网膜病变( 210370 ) 中,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另见180380.0012,它描述了这种疾病与与 APOE ε-4 等位基因分离的视紫红质基因突变之间的关联( 107741 )( Souied 等人,1996 )。RLBP1 基因突变( 180090) 已被证明会导致白点眼底和白点视网膜炎。

▼ 说明

这种形式的雀斑性视网膜疾病(见228980)的特点是整个眼底上出现离散的均匀白点,在中周密度最大,没有黄斑受累。出现夜盲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都被提出(Krill and Folk, 1962 ; Krill, 1977)。

▼ 临床特征

皮尔斯等人(1984)在加拿大北部的一个孤立社区描述了与 Bardet-Biedl 综合征相关的白点视网膜炎(见209900 )。

菲什曼等人(2004)描述了来自 3 个家庭的 5 名患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白点视网膜炎。这 3 名先证者有相似的临床发现:夜视力差的病史,视网膜中存在点状白色沉积物,以及视网膜电图(ERG) 测试中视杆细胞反应显着降低或缺失。

丹羽等人(2005 年)调查了由于 RDH5 突变引起的白点眼底患者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功能障碍的频率。视锥细胞视网膜电图显示 b 波振幅有相当大的变异性,16 名患者中有 6 人(38%) 的 b 波振幅小于对照组,提示广泛的视锥细胞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视锥细胞功能障碍更为严重。在标准锥体 ERGs 减少的患者中,锥体 a 波分析显示最大反应幅度明显更小,并且杆 ERGs 也减少了。丹羽等人(2005 年)得出结论,全场锥形 ERG 减少主要是由于锥形光感受器的损失,并且视杆系统也受到了影响。

▼ 分子遗传学

山本等(1999)和Gonzalez-Fernandez 等人(1999)鉴定了白点眼底患者的 RDH5 基因突变(参见601617.0001 - 601617.0004)。

Nakamura 和 Miyake(2002)报道了一名 9 岁男孩的眼底白点和新的黄斑营养不良,他是 RDH5 基因突变的复合杂合子( 601617.0006 - 601617.0007 )。作者描述了患者的黄斑表现、视力和电生理反应。他们得出结论,黄斑营养不良是由作为白点眼底表型变异的 RDH5 突变引起的。

菲什曼等人(2004 年)评估了来自 3 个家庭的 5 名患者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白点状视网膜炎相关的分子遗传缺陷。其中一名先证者是 RLBP1 基因突变的复合杂合子。她的父母在视网膜中出现圆形白色沉积物。其他 2 名先证者在 RLBP1 基因或评估的其他 3 个基因中未检测到致病突变:RDH5、RBP3( 180290 ) 和 RDH8( 608575 )。

Cideciyan 等人在患有白点眼底的先证者中(2000)在 RDH5 基因( 601617.0008 )中发现了一个新的 arg157-to-trp(R157W) 突变。三维结构建模和体外实验表明,这种突变破坏了适当的折叠并会使酶失活。使用 RPE 膜的研究表明,在白点眼底中存在一种用于产生 11-顺式-视网膜的替代氧化系统。作者得出结论,除 11-cis-RDH 之外的途径可能为视杆和视锥细胞提供 11-cis-视黄醛,并且可以维持正常的视觉恢复动力学,但仅在某些限制条件下,视锥细胞的效率低于视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