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休克蛋白家族 A (HSP70),成员 7,假基因

HSPA7 响应热休克而转录,但它不编码全长功能蛋白(Parsian 等人,2000)。

▼ 克隆与表达

Voellmy 等人使用果蝇 Hsp70 的编码区筛选人类基因组噬菌体文库(1985)克隆了一段编码 70 kD 热休克蛋白的基因片段,Schiller 等人将其命名为 HSP70B(1988 年)。

梁等人(1990)发现 HSP70B(HSPA7) 和 HSPA6( 140555 ) 之间的高度序列同源性,以前称为 HSP70B-prime。梁等人(1992)指出 HSPA6 和 HSPA7 都代表功能基因,这是通过使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分析来自热休克人类细胞的 mRNA 确定的。在 45 摄氏度热休克后,在成纤维细胞、HeLa 和 Daudi 细胞中检测到 HSPA6 mRNA,而仅在成纤维细胞中检测到 HSPA7 mRNA。

帕西安等人(2000)提供了 HSPA7 不编码全长功能蛋白的证据。他们没有通过Southern印迹分析检测到小鼠中HSPA7或HSPA6的直系同源物。

▼ 基因功能

Voellmy 等人使用非洲爪蟾和哺乳动物细胞(1985)证明 HSPA7 mRNA 的表达是受热调节的。Parsian 等人使用 RT-PCR(2000)仅在人 W138 和 HeLa 细胞热休克后检测到 HSPA7 和 HSPA6 的表达。HSPA6 在热休克后表达更强烈。

▼ 基因结构

沃尔米等人(1985)确定 HSPA7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富含 GC,并且缺乏 CCAAT 和 TATA 元件。席勒等人(1988)扩展了 HSPA7 的上游核苷酸序列,并确定了 4 个潜在的热休克转录因子识别位点。他们还确定了上游 CCAAT 样序列和许多潜在的 SP1( 189906 ) 结合位点。

▼ 测绘

通过体细胞杂交 DNA 面板的杂交分析,Leung 等人(1992)发现 HSPA6 和 HSPA7 定位于 1q。HSPA7 基因中的 BamHI 多态性存在于主要是亚洲人群中。

格罗斯等人(1992)得出结论,牛 HSP70-4 与 HSPA6 或 HSPA7 同源,因为它与淀粉酶 1( 104700 ) 和 PGM1( 171900 ) 同线,两者都位于人类染色体 1 上。

使用 FISH,Parsian 等人(2000)将 HSPA6 和 HSPA7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1q23.1 上彼此相距 5 到 10 Mb 的范围内。

Brzustowicz 等人(2002)指出,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的序列数据,HSPA6 和 HSPA7 基因位于染色体 1q22,并且非常接近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座( 604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