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刺激 1

韩等人(1991)从人类肝脏 cDNA 文库中分离出 MST1 cDNA。推导的蛋白质包含 4 个三环结构域,后跟一个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因为这个结构域结构与肝生长因子(HGF; 142409 )中发现的结构相同, Han 等人(1991)提出将该蛋白质称为类 HGF(HGFL)。这两种蛋白质具有约 50% 的序列同一性。

▼ 基因结构

韩等人(1991)确定 HGFL 基因包含 18 个外显子,跨度约为 47 kb。

▼ 测绘

韩等人(1991)鉴定了人类 3 号染色体(3p21) 上 DNF15S2 基因座的 HGFL 基因。酰基肽水解酶基因(APH;102645)位于 HGFL 基因下游 444 bp,但在互补链上。已提出 DNF15S2 基因座编码一个或多个肿瘤抑制基因,因为该基因座在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和 von Hippel-Lindau 综合征的 DNA 中缺失。

德根等人(1992)证明小鼠 Hgfl 基因位于 9 号染色体上,远离转铁蛋白基因座。Hgfl 基因座周围的区域显示出与 3p21 的同线性同源性。吉村等人(1993)将巨噬细胞刺激蛋白的人类基因分配给染色体 3。他们还发现 cDNA 鉴定了染色体 1 上的一个独特序列,表明同一基因家族成员的位置。

▼ 基因功能

坂本等(1997)表明 RON 酪氨酸激酶( 600168 ),即 MSP 的受体,在肺粘液纤毛转移装置的纤毛上皮细胞上表达。此外,他们表明 MSP 通过激活 RON 刺激了这些细胞的纤毛运动。

▼ 分子遗传学

有关 MST1 基因变异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关联的讨论,请参见 IBD12( 612241 )。

有关 MST1 基因变异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之间关联的讨论,请参见 PSC( 613806 )。

▼ 动物模型

为了评估 HGFL 完全丧失的体内影响,Bezerra 等人(1998)产生了具有靶向破坏基因的小鼠,导致蛋白质丢失。胚胎发生正常进行并遵循遗传传递的孟德尔模式。目标等位基因纯合子 Hgfl -/- 小鼠具有生育能力,并且在未受攻击的动物中生长到成年期而没有明显的表型异常,除了在整个肝小叶的肝细胞中出现含脂质的细胞质空泡。组织学变化不伴有合成或排泄肝功能的明显变化。造血功能似乎没有改变,尽管在没有 Hgfl 的情况下巨噬细胞活化被延迟,但在空白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中,用巯基乙酸盐攻击后迁移到腹膜腔的情况相似。受到皮肤切口的挑战,无效小鼠表现出正常的伤口愈合。这些数据表明,HGFL 对于胚胎发生、生育或伤口愈合不是必需的。小鼠将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方法来评估 HGFL 在体内对炎症和感染性刺激的肝脏和全身反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