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神经节瘤 5

副神经节瘤 5(PGL5) 可能由染色体 5p15 上的 SDHA 基因( 600857 ) 中的杂合突变引起,因此该条目使用了数字符号(#)。

有关副神经节瘤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PGL1( 168000 )。

▼ 临床特征

伯尼雄等人(2010)报道了一名 32 岁的女性,她患上了分泌儿茶酚胺的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临床特征包括高血压和高肾上腺素能症状,如头晕、心动过速和出汗。她有高浓度的尿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嗜铬粒蛋白 A。手术切除肿瘤后症状消失。该病无家族史。

Korpershoek 等人(2011)报告了另外 6 名不相关的 PGL5 患者。所有肿瘤均零星发生,分布于不同部位:腹部、膀胱、胸部、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颈动脉体副交感神经和嗜铬细胞瘤。

▼ 分子遗传学

在患有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女性中,Burnichon 等人(2010)鉴定了 SDHA 基因中的杂合种系突变(R589W; 600857.0005 )。肿瘤组织在 SDHA 基因座处显示杂合性(LOH) 缺失。酵母同系物的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该突变导致 SDH 活性丧失,并使突变的 SDHA 蛋白更容易受到蛋白水解。对患者肿瘤组织的研究显示 SDHA 和 SDHB( 185470 ) 缺乏表达。患者肿瘤的转录组分析显示出与其他 SDH 亚基突变的副神经节瘤肿瘤相似的模式,包括 HIF1A 的稳定化( 603348),与假缺氧途径和血管生成的激活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DHA 与其他 SDH 亚基一样,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对大量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的分析在 202 个肿瘤中仅 9 个(4.5%)的 SDHA 基因座发现 LOH,表明这是一种罕见的事件。

Korpershoek 等人(2011)发现 316 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中有 7 例,包括先前描述的由Burnichon 等人描述的 SDHA 突变的副神经节瘤(2010),SDHA 免疫染色呈阴性。所有患者均被发现携带 SDHA 基因杂合突变(600857.0005;600857.0008 - 600857.0009),所有肿瘤组织均显示野生型 SDHA 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没有患者有该疾病的家族史。所有肿瘤对 SDHB 免疫染色也呈阴性,表明复合物 II 形成受损导致 SDHB 降解。研究结果确定 SDHA 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Welander 等人20 岁患有肾副神经节瘤女性(2013)鉴定了 SDHA 基因中的杂合截断突变(R75X; 600857.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