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HaeIII 亚家族,1

富含酸性和碱性脯氨酸的蛋白质约占腮腺唾液蛋白质的三分之二,在牙齿表面具有重要功能。Friedman 等人研究了腮腺酸性蛋白(Pa)(1975)和弗里德曼和梅里特(1975)。他们认为 Pa、Pr( 168790 ) 和 Db 可能由孤立但位置很近的基因决定。Azen 和 Denniston(1974)提供了表明 Pr 和 Db 之间联系的数据。于等人(1978)得出结论,最可能的顺序是 Pr-Pa-Db。Pr:Pa 的最大 lod 得分在 theta 0.03 时为 2.7;对于 Pr:Db,θ 0.12 时为 3.8;对于 Pa:Db,θ 0.19 时为 1.6。于等人(1978)偏好基因顺序 Pa-Pr-Db,但相对于二阶 Pr-Pa-Db 的相对几率很小。

根据前田(1985)的假设,3 个酸性 PRP,Db、Pa 和 PIF,由单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编码,而不是由 3 个离散基因座编码。该假设基于 DNA 研究,表明 6 个基因座控制 PRP 的合成。这些基因座中的 2 个基因,PRH1 和 PRH2(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们包含限制性酶 HaeIII 的重复切割位点),编码酸性 PRP。其余 4 个位点(PRB1、PRB2、PRB3 和 PRB4)的基因包含与具有重复 BstNI 位点的探针强烈杂交的区域;他们可能为基本的和糖基化的 PRP 编码。这种 6 个基因座形成 2 个基因亚家族的假设与基于家族中蛋白质多态性的假设形成对比,后者表明 13 个基因座具有 11 个常见的无效等位基因(这种情况让人想起解释 ABO 血型遗传学的相互竞争的假设。Von Dungern 和 Hirschfeld(1910)证明 ABO 血型确实是遗传的,他们提出了 2 位点理论,即表明 A/non-A 和 B/non-B 有不同的位点。Bernstein(1924)表明 1 位点、3 等位基因假设最适合该家族,尤其是人口数据(见Stern,1973 年)。Maeda 等人(1985)表明 PRP 多态性研究与 DNA 研究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差异 RNA 加工和蛋白水解的翻译后修饰来解释,其中 6 个基因可以编码更多数量的蛋白质。测序和限制性图谱表明 PRP 簇位于约 500 kb 长的 DNA 片段中(Maeda,1985)。2 个基因 PRH1 和 PRH2( 168790 ) 已被完全测序( Kim 和 Maeda, 1986 )。序列信息证实了 Db、Pa 和 PIF 的等位基因关系。Db 蛋白产物长 21 个氨基酸。

奥康奈尔等人(1987)将 PRB 基因簇置于 KRAS2( 190070 ) 的远端。此外,他们得出结论,4个PRB基因的取向如下:cen--PRB2--PRB1--(PRB3,4)--12pter。PRP 基因位于小鼠 8 号染色体上。与人类不同,大鼠和小鼠通常不表达这些基因,然而,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和高单宁水平的高粱可以诱导这些基因的表达。正如Azen 等人所审查的那样(1986),PRP 基因和一组味觉基因在小鼠中密切相关。奥汉隆等人(1988)证明 PTC 品尝基因( 171200 ) 与人类唾液中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基因无关。

Azen 和 Denniston(1981)发现 PIF 在白人、黑人和中国人中表现出高阶杂合性。对 41 个家庭的研究支持单个常染色体基因座对 PIF 的遗传控制。PIF 与 G1( 168840 )的 0.00 θ 时的 lod 得分为 3.56(PIF 也被用作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的符号,152760。)Azen 等人(1987)在 PRH1 基因座克隆和测序 Db 和 Pa 遗传决定簇的整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结构。由其衍生的氨基酸序列和先前确定的 PIF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解释了 3 种酸性富含脯氨酸蛋白的电泳表型。Pa 蛋白中精氨酸 106 附近的半胱氨酸取代在空间上干扰了 arg106 处的蛋白水解切割,并解释了单带表型。相比之下,Db 和 PIF 蛋白在 arg106 处被蛋白水解切割并显示出双带表型。Db 蛋白有一个额外的 21 个氨基酸重复,与其他 2 种蛋白相比,它的尺寸更大。这些 DNA/蛋白质相关性,以及相差不到 1% 的高度相似的基因组/DNA 序列,导致了Azen 等人(1987)得出结论,Pa、Db 和 PIF 是 PRH1 基因座的等位基因。与 PIF 等位基因与其前体相比,Db 和 Pa 等位基因最近似乎从一个共同的前体中分化出来。

Roychoudhury 和 Nei(1988)将等位基因变异的基因频率数据制成表格。Azen 和 Maeda(1988)回顾了唾液蛋白的分子遗传学,给出了多态性的基因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