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酸中毒Ⅰ

Randall 和 Targgart(1961)在连续几代的成员中观察到肾小管性酸中毒。所有受影响的成员均表现出酸中毒和肾钙质沉着症。Randall(1967)对这个家庭进行了跟踪调查。该谱系包括 4 例男性间遗传的病例。其特征为肾钙质沉着症、尿比重固定、尿pH值固定在5.0左右、高血清氯化物、低血清碳酸氢盐、骨软化和低钙血症。碱化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Seedat(1968)观察了3代18名受影响者。在 Gyory 和 Edwards(1968)报道的经过深入研究的家庭中,有 10 人受到测试的影响,另外 3 人(通过家谱联系)可能受到影响,另外 2 人据报告受到影响。发生了男性间遗传。Richards 和 Wrong(1972)描述了一位母亲和她的 3 个孩子的家族性肾小管酸中毒。

Morris(1969)提出至少可以识别3种类型的肾小管酸中毒:经典型(RTA I),碳酸氢盐阈值正常,缺陷主要在远端肾小管;近端型(RTA II,见604278),碳酸氢盐阈值正常,缺陷主要位于近端小管;以及“错位”或碳酸氢盐消耗型(RTA III,参见 267200)。

该遗传性疾病的表型由两性霉素 B 产生(McCurdy 等,1968)。

Buckalew等人(1974)提出RTA有2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一种伴有高钙尿症,另一种不伴有高钙尿症。Hamed 等人(1979)发表的大量研究表明,吸收性高钙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具有完全外显率和可变表达性,可导致肾小管酸中毒和肾钙质沉着症。Buckalew等(1974)也在1个家族中发现高钙尿先于RTA。

Chaabani等(1994)报告了一个家庭,其中28名成员患有原发性RTA I。在这个大家庭以及另外2个有少量受影响个体的家庭中,一些受影响的成员没有症状。通常与 RTA I 相关的临床异常,如肾钙质沉着症和生长迟缓,仅在父母双方均受影响的后代中出现 3 例。关联研究排除了与 ABO、MNS、GM 和 RH 的密切关联。Chaabani et al.(1994)认为,他们的家族是第一个报道的原发性 RTA I 型大家族。其他家族,如 Buckalew et al.(1974)和 Hamed et al.(1979)报道的家族,有继发性 RTA I 型。遗传性高钙尿症。

Kondo等人(1978)在2名患有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的无亲缘关系的男性中发现了一种失活形式的碳酸酐酶B(CA2;611492)在红细胞中。尽管抗原性和电泳均正常,但其锌结合力降低。通过添加氯化锌,分离酶中所含的锌被减少,并且溶血产物中的酶活性得以恢复。一位母亲患有 CA-B 抑制,但添加锌后未观察到比活性增加。作者估计,在他们的 2 个病例中,41% 和 62% 的 CA-B 属于突变型,并且显然倾向于显性遗传。与骨硬化相关的显着远端型RTA(259730)已被发现在CA2中存在缺陷。

Bruce等人(1997)研究了4个患有远端RTA的家庭。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结石,并且大多数患有肾钙质沉着症。一名患者在 10 岁时首次就诊时患有佝偻病,并在 32 岁时停止碱疗法后出现骨软化​​,但没有其他患者患有骨病。8 名患者首次就诊时并未出现酸中毒,并被诊断为“不完全”显性 RTA,因为他们在口服急性氯化铵激发后无法排出 pH 值高于 5.3 的尿液。与酸中毒病例相比,这些患者年龄趋于年轻,血浆肌酐较低,尿浓缩能力保存较好,肾钙质沉着较少(或无);10 年来,其中 2 名患者自发出现酸中毒。酸中毒患者接受口服碱治疗,通常每天 6 克碳酸氢钠,并且在研究时酸碱状态正常;非酸中毒患者未接受治疗。

▼ 分子遗传学

Bruce等人(1997)和Karet等人(1998)在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患者中发现了编码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SLC4A1基因杂合突变(见109270.0012-109270.0015)。其中三个突变涉及精氨酸 589。

Fry和Karet(2007)综述了遗传性肾酸中毒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

▼ 历史

Lewis(1992)在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43)的《圣诞颂歌》中提出,埃比尼泽·斯克鲁奇(Ebenezer Scrooge)的职员鲍勃·克拉奇特(Bob Cratchit)的残疾儿子蒂尼·蒂姆(Tiny Tim)患有远端肾小管酸中毒(I型)。对他的疾病的描述表明,生长障碍、骨软化伴病理性骨折、低钾性肌肉无力和周期性麻痹是该疾病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