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尿苷合酶 1; PUS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PUS1

细胞遗传学位置:12q24.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2:131,929,267-131,945,895(来自 NCBI)

在核苷酸掺入 RNA 后,PUS1 将尿苷转化为假尿苷(Chen 和 Patton,1999)。该酶参与多种细胞质和线粒体 tRNA 的转录后修饰(Metodiev 等人总结,2015)。

▼ 克隆和表达

通过搜索与酵母 Pus1 相似的序列,Chen 和 Patton(1999) 鉴定并克隆了小鼠 Pus1。推导的小鼠蛋白含有393个氨基酸。他们通过筛选 HeLa 细胞文库和 5-prime RACE 克隆了人类 PUS1。推导的人蛋​​白含有 348 个氨基酸,与小鼠 Pus1 具有 92% 的同一性。Northern 印迹分析在所有检查的小鼠组织(肝脏、心脏、肾脏和脾脏)和小鼠单核细胞系中检测到 1.4、1.6 和 4.3 kb 的转录本。4.3-kb 转录物仅在整个 RNA 中可见,而在 mRNA 中未见。

费尔南德斯-维扎拉等人(2007) 鉴定并克隆了 PUS1 的 3 个剪接变体。PUS1-1 编码具有 N 末端线粒体前导肽的蛋白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到全长PUS1-1的表观分子量为47 kD,成熟蛋白缺乏线粒体定位信号,约为37 kD。PUS1-2 和 PUS1-3 转录本在 5 引物非翻译区有所不同,但编码与 PUS1-1 相关的相同蛋白质,该蛋白质以内部甲硫氨酸(met29) 开头。免疫荧光将 PUS1-1 定位于线粒体,将 PUS1-2 和 PUS1-3 定位于细胞核。

▼ 基因功能

Chen 和 Patton(1999)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测定了重组小鼠 Pus1。纯化的蛋白质将多种 tRNA 底物中的尿苷转化为假尿苷。Chen 和 Patton(1999) 无法测量重组人 PUS1 的酶活性,他们将此归因于与小鼠蛋白相比,人蛋白中缺少 45 个 N 端氨基酸。

通过细胞器导入测定,Fernandez-Vizarra 等人(2007) 表明 PUS1-1 通过 TOM/TIM 蛋白易位系统(参见 TIMM10;602251)导入线粒体,该系统由线粒体膜电位驱动。成熟的 PUS1-1 内化于线粒体内部隔室中。线粒体膜电位的药理学阻断可阻止 PUS1-1 输入。

卡莱尔等人(2014) 使用 Pseudo-seq(一种用于假尿苷鉴定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分辨率方法)对酿酒酵母和人类 RNA 中的假尿苷化进行了全面分析。伪序列准确识别非编码 RNA 中已知的修饰位点以及许多新位点,并揭示 mRNA 中的数百个假尿苷化位点。遗传分析允许卡莱尔等人(2014) 将大多数新修饰位点分配给 7 个保守的假尿苷合酶中的 1 个,即 PUS1-4、6、7 和 9。值得注意的是,mRNA 中的大多数假尿苷都是根据环境信号进行调节的,例如酵母中的营养剥夺和人类细胞中的血清饥饿。卡莱尔等人(2014) 在 89 个人类 mRNA 中保守地鉴定出 96 个假尿苷。与酵母一样,一些假尿苷修饰受细胞生长状态调节,并且在整个转录本中发现了修饰位点。在人类非编码 RNA 中发现了新的假尿苷,包括 rRNA 中的 4 个以前未知的位点以及长非编码、sn- 和 snoRNA 中的位点。受调节的 mRNA 假尿苷化现象从酵母到人类都是保守的。

▼ 测绘

Bykhovskaya 等人(2004) 在染色体 12q24.33 上鉴定了线粒体肌病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MLASA1; 600462) 关键区域内的 PUS1 基因。

▼ 分子遗传学

在 2 个患有 MLASA1 的伊朗犹太家庭的所有受影响成员中,Bykhovskaya 等人(2004) 在 PUS1 基因(R116W; 608109.0001) 中发现纯合错义突变。另一种由 角化不良蛋白 基因(DKC1; 300126) 编码的假尿苷合酶的突变与 2 种与骨髓功能障碍相关的人类疾病有关:X 连锁先天性角化不良(305000) 和 Hoyeraal-Hreidarsson(300240) 综合征。

巴顿等人(2005) 从具有 R116W 突变的 MLASA1 患者、其父母、未受影响的同胞和对照的淋巴母细胞系中分离出总 RNA。他们发现,来自 MLASA1 患者的线粒体和细胞质 tRNA 在通常由 PUS1 修饰的位点上缺乏修饰,而来自对照、未受影响的同胞或父母的 tRNA 在这些位置上都有假尿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US1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的分布,并且患者和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差异。巴顿等人(2005) 得出结论,MLASA1 与特定位点的 tRNA 假尿苷化缺失或大大减少有关。

费尔南德斯-维扎拉等人(2007) 报道了 2 名患有 MLASA1 的意大利兄弟,他们鉴定出 PUS1 基因无义突变的纯合性(608109.0002)。

▼ 等位基因变异体(3 个选定示例):

.0001 肌病、乳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 1
PUS1、ARG116TRP
在来自 2 个伊朗血统犹太家庭的受影响个体中,患有线粒体肌病和铁粒幼细胞贫血(MLASA1;600462),先前由 Inbal 等人描述(1995) 以及 Casas 和 Fischel-Ghodsian(2004),分别是 Bykhovskaya 等人(2004) 证明了 PUS1 基因外显子 3 中 656C-T 转变导致的 arg116-to-trp(R116W) 突变的纯合性是该疾病的原因。该突变导致假尿苷合酶 1 催化中心发生非保守氨基酸变化。

.0002 肌病、乳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 1
PUS1、GLU220TER
2 名患有线粒体肌病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的意大利兄弟(MLASA1; 600462),出生于第六表亲父母 Fernandez-Vizarra 等人(2007) 鉴定了 PUS1 基因中 658G-T 颠换的纯合性,导致 PUS1-1 同工型中出现 glu220-to-ter(E220X) 取代。父母的突变是杂合的。哥哥智力超常,12岁时因呼吸衰竭去世;他的弟弟有智力障碍,没有肌肉萎缩,13岁时还活着。

.0003 肌病、乳酸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 1
PUS1、ARG295TRP
一名 26 岁女性,土耳其近亲出生,患有长期肌病、乳酸酸中毒和铁粒幼细胞贫血 1(MLASA1;600462),Metodiev 等人(2015) 鉴定了 PUS1 基因外显子 5 中的纯合 c.883C-T 转换,导致保守残基处的 arg295 至 trp(R295W) 取代。该突变是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并通过桑格测序确认的,根据 dbSNP、1000 基因组计划和外显子组变异服务器数据库进行筛选,并与家族中的疾病进行分离。没有对该变体进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