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小肠结肠炎的自身炎症; AIFEC

婴儿小肠结肠炎自身炎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特征是在婴儿早期反复发作自身炎症。 受影响的个体在婴儿期往往整体生长较差,胃肠道症状与激活炎症的实验室证据相关。 最初的表现是反复发热,伴有脾肿大,有时还会出现血液系统紊乱、关节痛或肌痛。 该疾病是由于免疫反应系统的过度激活所致(Romberg 等人,2014 年;Canna 等人,2014 年)。

▼ 临床特征

龙伯格等人(2014) 报道了一位父亲和他的 2 个儿子患有自身炎症综合征,其特征是新生儿发病的小肠结肠炎、周期性发烧以及致命或接近致命的自身炎症发作。 先证者在 1 周龄时出现分泌性腹泻、发烧和全身炎症的实验室证据,包括铁蛋白和 C 反应蛋白增加。 他出现了伴有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凝血病,并于 23 天时因弥漫性肺泡出血而死亡。 尸检显示脾肿大、肠自溶、绒毛因炎症细胞变钝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中巨噬细胞活化。 该患者的父亲在婴儿时期患有结肠炎,并在 1 岁时痊愈,并伴有周期性发烧、红斑和血清阴性银屑病关节炎。 43 岁时,他出现了急性炎症发作,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且 IL18(600953)、铁蛋白和 C 反应蛋白升高。 骨髓活检显示红细胞和骨髓吞噬细胞。 两名患者还患有 NK 细胞淋巴细胞减少症。 先证者5岁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有类似症状。

卡纳等人(2014) 报道了一名 7 岁欧洲血统女孩患有复发性自身炎症综合征。 她在 2 个月大时就因贫血和血清铁蛋白升高而出现发育迟缓。 大约 6 个月大时,她出现呕吐和稀便; 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显示固有层有非特异性炎症浸润和轻度绒毛钝化。 2岁时,她出现反复发作的症状,表现为发烧、不适和脾肿大,并因病毒感染、压力或疲劳而诱发。

▼ 临床管理

卡纳等人(2014) 发现使用 IL1R(147810) 拮抗剂治疗 AIFEC 患者可降低发作频率、C 反应蛋白水平、脾肿大和泼尼松剂量。

▼ 遗传

Romberg 等人报道了 AIFEC 在家庭中的遗传模式(2014) 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 分子遗传学

Romberg 等人在一位患有婴儿小肠结肠炎自身炎症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中(2014) 鉴定了 NLRC4 基因中的杂合错义突变(V341A; 606831.0001)。 通过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出的突变是从头发生在父亲身上的。 同时且孤立地,Canna 等人(2014) 在患有 AIFEC 的女孩中发现了 NLRC4 基因(T337S; 606831.0002) 中的从头杂合错义突变。 龙伯格等人(2014)和 Canna 等人(2014) 证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来源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组成性炎症体激活增加,IL1B(147720) 和 IL18(600953) 的分泌增加,以及细胞死亡(细胞焦亡)增加。 突变的细胞转染还导致 IL1B 和 IL18 的分泌增加,表明这两种突变均导致 CASP1 组成型激活的功能获得(1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