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激肽受体B1

BDKRB1是2种生理上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之一,可介导激肽的生物活性,激肽是激肽原(KNG1; 612358)在逐步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十肽至十肽的生物活性。在生理条件下,在免疫细胞上未发现BDKRB1,而其他激肽受体BDKRB2则普遍表达(Schulze-Topphoff等,2009)。

细胞遗传学位置:14q32.2
基因组坐标(GRCh38):14:96,256,209-96,264,762

▼ 克隆和表达
------
Menke等(1994)通过表达克隆从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cDNA文库分离了编码BDKRB1或B1R的cDNA克隆。开放解读码组编码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特征的35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它与B2缓激肽受体(B2R; 113503)具有36%的氨基酸同一性。

Yang和Polgar(1996)从人肺成纤维细胞基因组DNA文库中分离了人B1缓激肽受体基因。他们发现他们的编码序列与Menke等人获得的编码序列有2个差异(1994):核苷酸2897处的A-C交换,导致精氨酸-246被丝氨酸取代,以及在3025位的C-T交换,其将丝氨酸-259转化为苯丙氨酸。

使用RT-PCR-Southern印迹分析,Chai等(1996)发现B1受体基因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Northern印迹分析鉴定出肾脏和胰腺中有1.7-1.8-kb的成熟mRNA转录物。

▼ 基因结构
------
柴等(1996)克隆和测序了BDKRB1基因,该基因包含一个不间断的编码外显子。通过将各种长度的编码序列的5个引物侧翼区域连接到CAT报告基因,并分析CAT活性,鉴定出一个推定的启动子。缺失分析表明,启动子区的300bp片段足以指导报道基因的合成,并且在核苷酸-1842和-812之间存在增强子样元件。使用B1 cDNA进行的基因组Southern印迹显示该受体由单拷贝基因编码。

Bachvarov等(1996年)表明BDKRB1基因包含3个外显子,其中前2个包含非编码序列。TATA框出现在外显子1的5个引物上。

Yang和Polgar(1996)使用萤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了人类BDKRB1基因的2个启动子。第一个是位于5个引物侧翼区域的451 bp片段,第二个是在内含子II区域中发现的812 bp片段。内含子II区启动子相对于5个引物侧翼区启动子显示萤光素酶活性降低了10倍。Yang和Polgar(1996)将BDKRB1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定位在TATA框下游21 bp处。该位点比MacNeil等人发表的5引物非翻译区序列长12bp(1995)。此外,在BDKRB1基因中发现2个反向Alu重复序列。

▼ 测绘
------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柴等(1996年)将BDKRB1基因定位到14q32.1-q32.2染色体上,与B2受体基因非常接近。

▼ 基因功能
------
基于它们的药理特性,已定义了两种哺乳动物缓激肽受体亚型B1和B2。B1受体在组织损伤后从头合成,并在慢性炎症的动物模型中介导痛觉过敏。B2缓激肽受体通常存在于平滑肌和某些神经元中,其中B2受体的激活会引起明显的低血压,支气管收缩,疼痛和炎症。Menke等(1994)证实,他们克隆的B1受体在表达时具有B1受体亚型的药理特性。

▼ 动物模型
------
Souza等(2004)研究了B1r和B2r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 / R)损伤模型中的作用。他们发现B2r拮抗剂可抑制伤害并延缓致死率。I / R后,在不存在B2r拮抗剂的情况下,B1r mRNA表达增加。在缺少B1r拮抗剂的小鼠中,除了用B2r拮抗剂治疗的小鼠外,炎症损伤也被消除,并且死亡被延迟或预防。Souza等(2004年)得出结论,B1和B2受体之间存在显着相互作用,并提出在治疗I / R后的炎症性损伤中,与B2或B1 / B2受体阻断相比,阻断B1R可能是更有效的策略。

Kakoki等(2007)生成了缺少Bdkrb1和Bdkrb2的小鼠。突变小鼠极易受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而缺乏两种受体的小鼠比仅缺乏Bdkrb2的小鼠的脆弱性更大。

Schulze-Topphoff等(2009年)发现Bdkrb1激动剂可减轻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症状,而Bkdrb1拮抗剂可引起更早发作和更大程度的疾病。Bdkrb1-/-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疾病和增强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免疫细胞浸润,而重组突变T细胞的小鼠表现出增强的Th17(见603149)入侵CNS。Schulze-Topphoff等(2009年)得出结论,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调节,并限制了脑源性T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