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杆营养不良 11; CORD11

杨等人(2015) 研究了一个 4 代家庭,其中 6 名成员患有视网膜营养不良。 所有受影响的个体均出现视力下降,但症状出现的年龄差异很大,早在 15 岁、晚在 60 岁时就报告了视力丧失。对所有 4 名活着的患者的检查显示,动态视野中存在相对中央暗点,以及与视锥细胞或视锥杆营养不良一致的明显黄斑变化,包括黄色小黄斑沉积物和/或黄斑色素斑块,以及蜡状视盘苍白和血管减弱,表明弥漫性营养不良。 随着黄斑萎缩的进展,中央暗点恶化。 在老年患者中,检测到中远周边暗点,其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变化以及中远周边视网膜萎缩相关。 黄斑的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黄斑中心凹下的高反射沉积物和外视网膜的严重弥漫性衰减。 此外,所有患者的视网膜电图(ERG)均异常,显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系统功能障碍的不同模式。 a 波和 b 波对明亮闪光的暗视反应均减弱并延长,但 b 波主要受到影响,在所有患者中产生电负性波形以及 b 波与 a 波振幅比小于 1.0。 在任何受影响的患者中都没有发现导致 ERG 电阴性的其他原因。

▼ 分子遗传学

为了检验 RAXL1 基因缺陷可能导致视网膜疾病的假设,Wang 等人(2004) 对一组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 RAXL1 突变筛查,其中包括 322 例诊断为 CORD、107 例 Leber 先天性黑蒙、92 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4 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和 14 例常染色体显性色素性视网膜炎,以及 94 例正常个体。 Wang 等人在 2 名不相关的 CORD 患者中,其中一名被描述为患有黄斑变性,ERG 证据显示周边视网膜受累(2004) 鉴定出杂合突变(610362.0002 和 610362.0003)。 在免疫共沉淀分析和瞬时转染测定中,这些突变导致蛋白质与 CRX(602225) 的相互作用减少并改变反式激活活性。

在一个 4 代家庭中,该家族表现出视网膜营养不良,并对明亮刺激产生负电性暗视反应,Yang 等人(2015) 对 3 名受影响个体和 2 名未受影响个体进行了与视锥细胞或视锥杆营养不良相关的 26 个基因(包括 CRX、GUCY2D(600179) 和 PRPH2(179605))的突变筛查,并鉴定了与疾病分离的 RAX2 基因(610362.0004) 中的杂合 11 bp 缺失。 杨等人(2015) 指出,该家族的 ERG 结果显示视网膜内层和感光器功能障碍,与视网膜内层和外层中 RAX2 基因的表达一致(Wang et a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