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孔角化症 7,多种类型; POROK7

有证据表明多种类型的汗孔角化症(POROK7) 是由染色体 16q24 上 MVD 基因(603236)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其特征是一个或多个环形斑块,周围有凸起的角质边缘,可离心扩散。汗孔角化症的变种已被描述为在形态、分布和临床病程方面有所不同(Schamroth 等,1997)。然而,正如 Sybert(2010) 所指出的,已经报道了一些成员表达一种以上汗孔角化症变体的家族,以及表达一种以上变体的个体,这表明这些变体之间的区别可能是人为的。

MVD基因突变已被发现导致多种类型的汗孔角化症,这些类型被描述为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非光化性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症(DSP)、太阳面部汗孔角化症、线性汗孔角化症和角化过度性汗孔角化症。

该条目的首选标题以前是“汗孔角化症 7,播散性浅表光化性类型”;波罗克7。

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是汗孔角化症最常见的亚型。其特征是多发性小、环形、无汗、角化性病变,主要位于皮肤暴露于阳光的区域,例如面部、颈部和四肢远端。病变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并在生命的第三个或第四个十年达到几乎完全外显(Wu 等人,2004 年和Zhang 等人,2012 年总结)。

有关汗孔角化症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175800。

▼ 临床特征

栾等人(2011)报道了来自安徽省的一个第四代中国家庭患有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平均发病年龄为 28 ,但最早发病为 16 岁。皮损为圆锥形小丘疹,直径 1 至 3 毫米,数月或数年离心性扩大,留下中央萎缩区和边界清楚的不规则角化边缘。大多数病变位于四肢,尤其是远端伸肌和侧面。面部、颈部和躯干也受到影响,但手掌、足底和口腔粘膜表面幸免。随着阳光的照射,病变变得更加明显。病变数量和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家族内差异。该先证者患有 DSAP,在青少年时期左足外伤后,她的腿左侧也出现了线性萎缩斑块。先证者的 DSAP 和线状病变的组织学标本显示表皮内陷,其中含有一列角化不全的细胞,覆盖着缺失的颗粒层。线状病灶未见恶变。其他受影响的家庭成员均未出现线状病变。

▼ 测绘

Luan等人通过DSAP对一个4代中国家族进行全基因组连锁分析(2011) 在染色体 16q24.1-q24.3 上鉴定了一个基因座,他们将其命名为 DSAP4(D16S3074 的最大 lod 得分为 3.73)。 D16S3091 和 D16S413 之间的候选间隔为 17.4 cM。分子分析排除了 ATP2C2 基因(613082) 的致病性突变。

▼ 分子遗传学

Luan等人之前研究过,在4代中国家庭中,DSAP定位到染色体16q24.1-q24.3(2011),张等人(2015) 对候选基因 MVD 进行了测序,并鉴定了一个与家族中的疾病完全分离的错义突变(F249S; 603236.0001)。随后对 134 名汗孔角化症中国先证者的 12 种类异戊二烯基因进行分析,发现 62 名患者存在 13 种 MVD 突变。在所有可获得 DNA 的家族中,这些突变与疾病完全分离,包括三个 3 代谱系。张等人(2015) 指出,62 名患者中有 50 名携带 F249S 突变或 N292S 突变(603236.0002),因此占汗孔角化症患者 MVD 突变的 81%。 1例先证者中检测到2个MVD错义突变,分别为P101R和R228Q;作者指出,这名复合杂合子患者在 50 岁时患有迟发性汗孔角化症,而他的女儿仅携带 R228Q 突变,在 30 岁时没有病变。尽管 56 名先证者表现出 DSAP 和/或非光化性 DSP,但也出现了其他汗孔角化亚型,包括 6 例日面部汗孔角化症、3 例线性汗孔角化症和 1 例角化过度性汗孔角化症(2015)观察到,即使在家庭内部,携带相同突变的受影响个体也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程度的严重程度。所有检查的病变组织均显示角化层,这是角化不全的组织学标志,角化不全的垂直柱覆盖有角化不良细胞的颗粒减少区域。

▼ 命名法

在 OMIM 中,DSAP4 名称用于指染色体 18p11.3 上的汗孔角化位点; 18p11 的表格名称已更改为 POROK6(61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