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14 种,多种类型; CTRCT14

白内障,小带状粉状 3; CZP3
CAE3

有证据表明多种类型的白内障(CTRCT14) 是由编码间隙连接蛋白 α-3(GJA3; 121015)(也称为 connexin-46)的基因杂合突变引起的。 CX46),位于染色体 13q12 上。

▼ 说明

已发现 GJA3 基因突变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白内障,包括小带粉状白内障、后极白内障、核珊瑚状白内障、胚胎核白内障和科波克样白内障。

该条目的首选标题/符号以前是“Cataract, Zonular Pulverulent 3”; CZP3。'

▼ 临床特征

里斯等人(2000) 描述了一个 4 代家族,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态上均质的“小带粉状”。白内障。白内障是双侧的,由影响胚胎、胎儿和婴儿晶状体核的中央粉状(灰尘状)混浊组成。在晶状体的前部和后部皮质区域,它被不同密度的雪花状混浊物包围。眼部检查其他方面均正常,未检测到全身异常。

伯登等人(2004)报道了一个患有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的澳大利亚大谱系,其中表型是微弱的层状核混浊,周围是粉状核混浊,一些具有细小的金点或薄雾,一些具有针状外围(皮质)骑手。诊断的中位年龄为 5 ,但最近两代患者的诊断年龄为 6 个月至 2 岁。没有发现其他眼部或全身异常。

李等人(2004) 研究了一个患有双侧先天性白内障的中国 5 代大家庭的 12 名受影响成员,其中只有 2 人在检查前没有接受过白内障摘除术。在这 2 名患者中,白内障是双侧的,包括中央粉状混浊,累及晶状体的胚胎核、胎儿核和婴儿核。

Yao等人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了一个中国第四代大家庭先证者的晶状体,该家庭的20名成员有核粉状和后极混浊(2011) 观察到大多数晶状体纤维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大量异常的 0.5 至 1 微米球状或囊泡结构。

张等人(2012)研究了一个4代中国大家庭,其中11人患有双侧先天性白内障,其中9人在检查前接受过白内障摘除术。其余 2 名患者表现出几乎相同的白内障,包括晶状体中央或核区域的致密珊瑚状混浊和皮质区的细蓝色灰尘状混浊。

Wang和Zhu(2012)描述了一名7岁的中国男孩,他在4岁时被诊断出患有双侧核性白内障,裂隙灯检查显示胚胎核中有致密的混浊。医疗记录显示,他的母亲和外祖父等另外5名家庭成员被诊断出患有双侧核性白内障,并接受了白内障摘除术。家族中没有其他眼部或全身异常。

张等人(2012) 研究了一个中国 5 代大家庭的 24 名受影响和 22 名未受影响的成员,孤立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科波克样白内障,没有其他眼部或全身异常。受影响的个体在晶状体中心出现双侧颗粒状混浊;经过检查,白内障在晶状体中央呈现为圆形斑点盘。裂隙灯检查显示出小斑点或颗粒状混浊,似乎仅涉及胚胎核。大多数患者在 7 至 8 岁左右出现视力下降,有些患者在儿童时期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

▼ 测绘

麦凯等人(1997) 报道了显性小带粉状白内障(CZP3) 基因座与 13 号染色体的连锁。他们使用 5 代英国谱系中的微卫星标记进行了连锁分析,并获得了标记 D13S175 的最大 lod 分数 4.06(theta = 0)标记 S13S1236 的值为 5.75(theta = 0)。多点分析得出标记 D13S175 的最大对数为 6.62。单倍型数据表明,CZP3 基因座可能位于 13 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靠近晶状体连接蛋白-46(121015) 基因。

Hejtmancik(1998) 提出了一个包含 9 个基因座的表,其中包括这个基因座,它与非综合征性白内障有关,并被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位点。还列出了八种已鉴定出分子缺陷的白内障动物模型。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大型谱系中分离出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Burdon 等人(2004) 在 D13S1236 上获得的 lod 分数为 2.96(theta = 0.04)。

在一个患有核性粉状白内障的中国 5 代大家庭中,Li 等人(2004) 进行了连锁分析并在 D13S175 处获得了 3.61 的对数得分。两点连锁和单倍型分析将最小疾病单倍型限制在 13q11-q13 的区间,涉及标记 D13S1316、D13​​S175、D13S292 和 D13S1243,Zmax 范围为 0.22 至 4.26。

在一个患有核珊瑚状先天性白内障的中国第四代大家庭中,Zhang 等人(2012) 使用已知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基因座周围的 22 个多态性标记进行基因分型,排除了除 GJA3 基因之外的所有基因座。 D13S175 的 2 点 lod 评分为 1.60(theta = 0),具有完全外显率;标记物 D13S292 和 D13S1236 的 lod 分数分别为 2.51 和 2.39。 3个标记的连锁和单倍型分析表明GJA3基因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通过对一个大型 5 代中国家庭的连锁分析,孤立出常染色体显性 Coppock 样白内障,Zhang 等人(2012) 排除了已知的 Coppock 白内障相关位点,并获得了标记 D13S1236 的 lod 分数为 4.49(theta = 0)。在标记 D13S175(theta = 0) 处获得的最大 2 点 lod 得分为 5.90,相邻标记(包括 D13S1316)的 lod 得分大于 3.0。单倍型分析将关键区间缩小到以 13q12.11 处的 D13S1316 和 D13S1275 为界的 6.99-cM 区域,其中包含 GJA3 基因。

▼ 分子遗传学

Mackay 等人在 2 个不相关家族的受影响成员中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小带粉状白内障,对应到 13 号染色体(1999) 分析了候选基因 GJA3,并分别鉴定了错义突变(121015.0001) 和 1 bp 插入(121015.0002) 的杂合性。

Rees 等人在一个患有完全渗透性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的 4 代家庭中,其中连锁和单倍型研究支持定位于 13q11(2000) 鉴定了 GJA3 基因中的杂合错义突变(P187L; 121015.0003)。

Burdon 等人在 21 名患有小带状粉状白内障的澳大利亚大血统成员中进行了研究(2004) 鉴定了 GJA3 基因突变的杂合性(R76H; 121015.0004)。这种突变在 100 条对照染色体中未发现,但也在该家族的 6 名未受影响的成员中被发现。作者表示,尽管突变并非完全外显,但谱系中的遗传显然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Li等人通过对一个患有核粉状白内障的5代中国大家庭的GJA3基因进行直接测序,(2004) 鉴定了一种杂合错义突变(N188T; 121015.0005),该突变与疾病分离,并且在 100 个不相关的对照中未发现。

在一个4代中国大家庭中,孤立出常染色体显性核粉状白内障和后极白内障,Yao等人(2011) 对 GJA3 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在所有受影响的个体中鉴定了错义突变(G2D; 121015.0006) 的杂合性。

在一个中国第四代大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核珊瑚状白内障对应到染色体 13q,Zhang 等人(2012) 鉴定了 GJA3 基因(N188I; 121015.0007) 中错义突变的杂合性,该突变在 100 个不相关的对照中未发现。张等人(2012) 指出 GJA3 基因中已报道了 17 种不同的突变;他们注意到在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和位置方面观察到的家庭间和家庭内差异,他们认为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背景环境和/或修饰基因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在一个患有胚胎性核白内障的 3 代中国家庭中,Wang 和 Zhu(2012) 筛选了 8 个晶体基因和 2 个连接蛋白基因,并鉴定了 GJA3 基因(F206I; 121015.0008) 中错义突变的杂合性,该突变与疾病分离,并且在110 个种族匹配的对照。

在一个患有 Coppock 样白内障的中国 5 代大家庭中,对应到染色体 13q12.11,Zhang 等人(2012) 在 GJA3 基因(G143R; 121015.0009)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在 24 名受影响的家庭成员和 22 名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中与疾病分离,并且在 100 名不相关的对照中未发现该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