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易感

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表型(ALP)是常见的遗传性状,其特点是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亚型B),富含甘油三酸酯的脂蛋白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以及3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了三倍(Nishina等,1992年摘要)。

细胞遗传学位置:19p13.3-p13.2
基因座标(GRCh38):19:0-12,600,000

Gene-Phenotype Relationships
Location Phenotype Phenotype
MIM number
Inheritance Phenotype
mapping key
19p13.3-p13.2 {Atherosclerosis, susceptibility to} 108725 AD 2

Austin等人显示了所谓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表型(1988年)孤立地与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相关。Allayee等(1998年)进一步得出结论,家族性合并高脂血症(FCHL; 144250)与小的,致密的LDL颗粒之间存在基于遗传的关联,并且LDL颗粒大小的遗传决定因素至少部分地由FCHL家族和更有可能患冠状动脉疾病的人群。Juo等(1998)通过对小而致密的LDL颗粒和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的二元分离分析得出结论(APOB; 107730)(通常在FCHL家族的成员中共同发现)这2个性状共享一个共同的主要基因和各个多基因成分。据估计,共同的主要基因可以解释37%的经调整LDL粒径变异和23%的经调整apoB水平变异。

▼ 测绘
------
Nishina等(1992)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表型和LDL受体基因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假设ALP模式B的渗透率为100%,则在theta = 0.04时的最大lod = 4.07;如果假设模式B的渗透率为90%,则在重组分数为0.0时的最大lod = 4.27。该基因可能与LDLR基因相同(606945),象征ATHS(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它似乎位于D19S76的远端,在LDL受体基因座附近或附近。

较小的致密LDL颗粒会增加3倍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通过在冠状动脉疾病家族中利用非参数定量同胞对和相对对分析方法,Rotter等人(1996年)证实了与LDLR基因座的联系(P = 0.008)。没有发现与6个候选基因位点连锁的证据:APOB,APOA2,Lp(a),APOE,脂蛋白脂肪酶和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42695)。进行联动显著证据用1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座CETP(实测118470)和(6号染色体的基因座SOD1 147450)。在11号染色体上发现了与APOA1 / APOC3 / APOA4簇的联系的暗示。

待确认的协会

为了确定TNFR1基因的遗传变异是否有助于衰老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Zhang等(2010)在来自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库的1,330名受试者中进行了16种TNFR1(191190)SNP 对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病例对照研究。在55岁以上的受试者中,两种TNFR1 SNP与CAD显着相关,并且通过分析一组759例孤立的CAD病例,支持了这种相关性。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考虑到TNFR1 SNP rs4149573显着改变了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库中1,811名受试者的衰老与CAD指数之间的关系。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模型中,Zhang等人(2010年) 证明当动脉壁缺乏TNFR1时,动脉壁老化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被取消。

▼ 分子遗传学
------
Naggert等(1997)进行的家庭研究表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表型与19p13.2的LDL受体基因座(LDLR; 606945)紧密相关。为了测试LDLR基因的结构部分中的突变是否可能导致该表型,他们对11个家系中每对父母的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外显子进行了测序。对于剩余的LDLR编码区,对谱系中选定成员的外显子和克隆的LDLR cDNA进行了测序。没有发现改变LDLR氨基酸序列的突变。他们得出结论,LDLR的突变等位基因不太可能与ALP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