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综合症

有证据表明巴桑综合征(BASAN) 是由染色体 4q22 上SMARCAD1 基因( 612761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

SMARCAD1 基因的突变也会导致与巴桑综合征特征重叠的表型,包括孤立性皮纹(ADERM;136000)和 Huriez 综合征(HRZ;181600)。

▼ 说明

先天性皮纹完全缺失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其特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手掌和足底没有脊,新生儿肢端水疱和面部粟粒疹,成人外伤性水疱和裂隙,手掌和足底出汗消失或减少,以及手指挛缩. 其他特征可能包括单掌横纹、掌跖角化病和指甲开槽(Limova 等人的总结,1993 年)。

▼ 临床特点

贝尔德(1964)报道了一个爱尔兰裔美国家庭,其中 3 代中有 13 人没有真皮脊。受影响的人都有短暂的先天性粟粒疹(小的白色丘疹,特别是在脸上,代表保留囊肿)。一些受影响的成员还表现出手指和脚趾的双侧部分屈曲挛缩和脚趾蹼。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掌变得粗糙、厚实和老茧,并且在炎热或寒冷的天气中容易出现疼痛的裂缝。学龄儿童在炎热的天气里往往会在手掌上起水泡。受影响个体的头发、眉毛、睫毛、牙齿和指甲正常。缺乏真皮脊区域的皮肤活检显示轻度角化过度,除少数汗腺外缺少皮肤附属物,真皮上部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虽然汗腺和它们的导管在构造上看起来很正常,但没有观察到它们实际上在表面上张开。有一些棘皮病,其向下增殖的网钉不规则,真皮中的许多胶原束粗糙或扭曲,如疤痕组织。此外,真皮层致密的胶原蛋白中毛细血管异常多。Baird(1985)指出Ludy(1944)报道的家庭几乎肯定与他后来更详细报道的家庭相同。

Basan(1965)报道了一个家庭,其中 3 代男女都受到影响。注意到男性对男性的遗传。Jorgenson(1974)报告了一名 5.5 岁女孩患有这种异常,其母亲和祖母也受到同样的影响。

里德和施莱纳(1983)描述了一个患有皮纹症的 5 代爱尔兰裔美国家庭。亲属是通过一名新生男性确定的,他的下巴有先天性粟粒疹,手指和脚底有水泡/大疱病变,没有可检测的真皮脊图案,手掌或脚底没有汗腺开口。1 周龄时,粟粒疹消退,皮损干燥并愈合。15 个月大时的随访检查显示掌侧皮肤光滑、干燥,手掌和足底无汗。他的指甲很粗糙,有横向凹槽,有一些纵向脊。患者受累的父亲、姑姑、祖母都可以检查:3人手足无汗,手有革质,锥形指尖和指甲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凹槽,有一些垂直裂缝;阿姨双侧手掌横纹,祖母和父亲单侧横纹。父亲出生时有痱子病史,而没有痱子的阿姨手脚出现水泡。所有 3 名成年人都报告说,在寒冷的天气中,其耐热性增加,指甲周围出现疼痛的裂缝。皮纹研究表明,所有受影响的个体都缺乏模式,尽管在手掌或脚底的有限区域有形成短节脊的明显趋势。没有粟粒疹的人,手脚出现水泡。所有 3 名成年人都报告说,在寒冷的天气中,其耐热性增加,指甲周围出现疼痛的裂缝。皮纹研究表明,所有受影响的个体都缺乏模式,尽管在手掌或脚底的有限区域有形成短节脊的明显趋势。没有粟粒疹的人,手脚出现水泡。所有 3 名成年人都报告说,在寒冷的天气中,其耐热性增加,指甲周围出现疼痛的裂缝。皮纹研究表明,所有受影响的个体都缺乏模式,尽管在手掌或脚底的有限区域有形成短节脊的明显趋势。Reed 和 Schreiner(1983)指出他们的患者与Baird(1964)报道的患者有一些共同特征,但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挛缩的存在以及后者没有水泡或指甲异常,这两个家族的实体不同耐心。

利莫瓦等人(1993)报道了一名 34 岁的瑞典血统女性,没有指纹,她在婴儿时期手部糜烂,后来痊愈了,童年时期出现了双五指轻度挛缩。她报告说难以精细抓握,指尖干燥和龟裂。她的父亲和祖母也受到了类似的影响。检查时,患者的肢端皮肤有轻微的角化过度,屈曲折痕正常,细皱纹增多;指尖呈锥形、光滑、有光泽,无真皮脊,第五指有轻度挛缩。她的脚上也有类似的特征。指尖皮肤的显微镜检查显示表皮外观正常,除了其平坦的表面和无冠毛囊外。存在网脊和真皮乳头。除了完全没有小汗腺和线圈外,真皮看起来是正常的。染色显示弹性组织模式正常,真皮表皮交界处的电子显微镜检查正常。利莫瓦等人(1993)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表型可能代表了Baird(1964)和Reed 和 Schreiner(1983)报告的一种较温和的性状,而不是一个不同的实体。

Cirillo-Hyland 等人(1995)研究了最初由Baird(1964)报告的患有皮纹症的爱尔兰裔美国家庭的后代,观察那个家族第四代男子的新生女儿。婴儿的面部粟粒疹在下巴上最为明显,手掌和足底也有细小的白色鳞屑,手掌皱襞不发达,双侧有微弱的单横纹。皮纹完全消失,她的右手中指有一个完整的 4 毫米囊泡,左脚跟有 2.5 厘米的浅表糜烂。她的指甲过分圆润和宽于手指的宽度,导致外观呈棒状。除拇指外,所有手指甲和脚趾甲上均有单横沟。两个小指在远端指间关节处有轻微的斜指,并且还注意到3个中脚趾的双侧皮肤并指。其他特征包括双侧耳软骨发育不全,有过度折叠的螺旋,颈部皮肤过多,撕裂减少,2 个骶骨旁凹陷和不对称的深骶骨折痕。头发和乳头正常。患者的父亲有短暂的先天性面部粟粒疹病史,完全没有真皮嵴,3 个中脚趾有皮肤并指,所有手指和大脚趾以外的所有手指双侧屈曲挛缩。Cirillo-Hyland 等人(1995)得出结论,先天性真皮脊缺失,如Baird(1964)、Basan(1965)、Reed 和 Schreiner(1983)以及Limova 等人所描述的患者所见(1993),可能代表具有高外显率和可变表达的单一外胚层发育障碍。

张等人(2018)报告了Baird(1964)最初报告的其他家庭成员。一名 13 天大的女孩手脚出现水泡、皮纹、面部粟粒疹、双脚趾并指和小指斜指。她的父亲患有皮纹症、斜指症和手指挛缩症,认为他的姑姑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张等人(2018)还报道了一个无关的 3 代家庭,其中一个 1 周大的男孩手、脚、膝盖和面部粟粒出现大面积水泡。他的母亲、哥哥和外祖父出生时也有类似的水疱和粟粒疹,有皮纹、手部屈曲挛缩和第五指斜指。

马克斯等人(2014)研究了一个患有巴桑综合征的 4 代家庭,其中 7 名成员受到影响。先证者是一个男孩,出生时左脚大面积先天性皮肤缺失。出生 4 天时的检查显示,左脚足底有大面积愈合性糜烂,双手和脚背有少量小糜烂。此外,他的手指和脚趾末端没有皮纹,鼻子和脸颊上有许多粟粒疹。一位男性堂兄在第一次洗澡后左脚跟脱皮;1 个月大时的检查显示左脚完全愈合,但指垫和脚趾上没有皮纹。在他的头皮、前额、鼻子和下巴上,也出现了大量的粟粒疹。家族史揭示了 4 代以上的 5 个受影响的个体,先天性没有皮纹,并且在新生儿时期有大量面部粟粒疹的病史。三名新生儿肢端大疱也迅速愈合。此外,先证者的受累父亲和受累表亲都报告了多发掌跖胼胝,成年后手掌和足底出汗减少。

李等人(2016)研究了一个 4 代中国家庭,其中 8 名成员患有巴桑综合征。所有受影响的个体都表现出缺乏指纹、先天性面部粟粒疹、新生儿手指和足底皮肤暂时起水泡、掌跖少汗症和严重程度不一的手指挛缩。年龄最大的 2 名患者患有中度至重度掌跖角化病,年龄最大的患者还表现出指甲营养不良。5 名受影响的个体存在手脚背上的色素沉着斑,7 名有指关节垫,从轻度到重度不等。

瓦伦丁等人(2018)报道了一名 10 天大的男性患者,患有双侧足跟糜烂,除了先天性粟粒疹、手指和脚趾的皮纹、掉甲、手和脚上的色素沉着斑以及一个在出生时破裂的大疱蜡状角化病,手掌和脚底有细小皱纹。没有其他家庭成员受到影响。

▼ 遗传

在Baird(1964)、Basan(1965)、Reed 和 Schreiner(1983)和Limova 等人报道的亲属中证明了这种疾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93)。

▼ 测绘

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在一个 KRT5 基因( 148040 )突变阴性的巴桑综合征中国 4 代家族中,Li 等人(2016)对应到具有最大3.01 LOD值染色体4联动2个区域:4p15.31-P14之间,rs1378946和rs1435378,和4q13.2-Q23,之间rs6840820和rs6818863。没有检测到其他暗示性连锁的位点。

▼ 细胞遗传学

在一对患有巴桑综合征的父女中,爱尔兰裔美国家庭的后代最初由Baird(1964)、Chang 等人描述(2018)发现了一个 116.8kb 的缺失,不仅包括 SMARCAD1 基因的长同种型,还包括相邻的长非编码 RNA(LOC101929210) 的前 5 个外显子。缺失的 3-prime 末端的定位显示整个短同种型外显子 1 丢失,包括剪接供体。

▼ 分子遗传学

在患有巴桑综合征的 4 代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Marks 等人(2014)确定了 SMARCAD1 基因中剪接位点突变的杂合性(c.378+3A-T;612761.0005)。该突变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在 1000 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未发现。

在一个 4 代中国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Basan 综合征对应到 4 号染色体的 2 个区域,Li 等人(2016)进行了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并确定了涉及 SMARCAD1 基因中相同供体剪接位点的不同突变的杂合性(c.378+1G-T;612761.0001)。该突变与家族中的表型分离,在 100 个对照或 1000 Genomes Project、HapMap 8 或 dbSNP(build 135) 数据库中未发现。注意到之前Nousbeck 等人在一个患有孤立性皮纹病的瑞士家族中发现了相同的剪接位点突变(2011) , Li et al.(2016)表明孤立的皮纹和巴桑综合征可能代表同一疾病的表型变异,环境因素、种族差异、修饰基因或多态性 SMARCAD1 序列可能在表型中起作用。

通过对 SMARCAD1 基因的短(皮肤特异性)同种型进行 Sanger 测序,Valentin 等人(2018)在第一个非编码外显子(c.-10+2T-G 或 c.378+2T-G)的供体剪接位点发现了一个新突变。作者指出,该变体与之前报道的 5 种皮纹症和巴桑综合征变体位于相同的供体剪接位点(4 个核苷酸内)。鉴于这些变异位于非编码外显子的供体剪接位点,因此无法通过全外显子测序进行识别;需要全基因组测序或 Sanger 测序。瓦伦丁等人(2018) 建议巴桑综合征和皮纹是单基因综合征表型谱的两端,他们称之为 SMARCAD 综合征,用于 SMARCAD1 相关的先天性面部粟粒疹、皮纹、出汗减少、挛缩、肢端大疱和指甲营养不良症。

排除研究

在 4 代家族的 2 名患有巴桑综合征的受影响成员中,Marks 等人(2014)对 KRT14 基因( 148066 ) 的所有编码区和剪接点进行了测序,但没有发现任何可能的致病序列改变或剪接位点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