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 结合基序蛋白 12; RBM12

  • KIAA0765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RBM12

细胞遗传学位置:20q11.22 基因组坐标(GRCh38):20:35,648,924-35,664,899(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斯托弗等人(2001)从人结肠癌细胞系 cDNA 文库中克隆了编码 RNA 结合基序蛋白家族成员 RBM12 的部分 cDNA。他们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cDNA 文库中克隆了全长 cDNA,发现它与 Nagase 等人从脑 cDNA 文库中分离出的部分 cDNA KIAA0765 相同(1998)。全长 cDNA 编码推导的 932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计算分子量为 97 kD。它包含 5 个 RNA 结合基序、几个潜在的跨膜结构域和 2 个与 2 个跨膜结构域一致的富含脯氨酸的区域。RBM12蛋白具有核靶向序列和线粒体靶向序列,但没有信号序列。Northern 印迹分析检测到所有测试的细胞系中 3.5 kb 转录物的丰富表达。

▼ 基因结构

Stover 等人(2001) 确定 RBM12 基因包含 2 个外显子,跨度约为 10 kb。该基因的结构很不寻常,因为它的 1 个内含子位于 5-prime 非翻译区,并且完整的编码序列是从单个外显子转录而来的。Southern 印迹分析表明 RBM12 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FISH、Stover 等人绘制的地图(2001) 将 RBM12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20q11.2。

▼ 分子遗传学

Steinberg 等人在 2 个不相关的家庭(分别具有冰岛血统和芬兰血统)的受影响成员中患有 schizophrenia-19(SCZD19; 617629)(2017) 鉴定了 RBM12 基因中的杂合截短突变(607179.0001 和 607179.0002)。这些突变是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冰岛家庭表现出该变异的不完全外显率以及该变异与其他非精神病性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其中一个变体(607179.0001) 被证明会导致产生缺乏预测的 RNA 识别基序的稳定截短蛋白。尚未对芬兰家族中发现的变异进行功能研究。

▼ 等位基因变异体(2 个选定示例):.

0001 精神分裂症 19
RBM12、GLY793TER
Steinberg 等人在冰岛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 19(SCZD19; 617629) 的大家庭的 10 名受影响成员中进行了研究(2017) 在 RBM12 基因中发现了 c.2377G-T 颠换(c.2377G-T,NM_001198838),导致 gly793 至 ter(G793X) 取代。该突变是通过芯片分型、远程定相和全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方法发现的,但在 gnomAD 数据库中并未发现。该突变位于末端外显子的 3-prime 部分,因此预计不会发生无义介导的 mRNA 衰减。对患者来源的细胞的分析表明存在缺乏第三末端 RRM 结构域的稳定截短蛋白。家族中有 2 名未受影响的变异携带者,与不完全外显率一致;统计分析显示该变异与精神障碍之间存在显着关联(p = 2.2 x 10(-4))。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 22 名该变体的必然携带者,他们都是同一对夫妇的后代,他们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然而,与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被发现有更高的精神疾病发生率(优势比为 4.21,p = 0.028)以及认知受损(p = 0.0028)。与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并且更有可能出现残疾。与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被发现有更高的精神疾病发生率(比值比为 4.21,p = 0.028)以及认知障碍(p = 0.0028)。与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并且更有可能出现残疾。与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被发现有更高的精神疾病发生率(比值比为 4.21,p = 0.028)以及认知障碍(p = 0.0028)。与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并且更有可能出现残疾。

.0002 精神分裂症 19
RBM12,1-BP DEL,2532T
芬兰精神分裂症家庭的 4 名受影响成员患有精神分裂症 19(SCZD19;617629),Steinberg 等人(2017)在RMB12基因中发现了一个1-bp缺失(c.2532delT, NM_001198838),导致移码和提前终止(Gly845AlafsTer13)。该突变是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并且与家族中的精神病相关(p = 0.02)。在 gnomAD 数据库中发现了一名携带该变种的芬兰血统个体。没有进行变体的功能研究和患者细胞的研究。一名患有精神病综合征的家庭成员没有 RBM12 变异,但有 22q11.2 缺失,与腭心面综合征一致(19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