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D血型

Kidd 血型基因座编码一种尿素转运蛋白(SLC14A1),该蛋白在人类红细胞和肾脏中表达。Kidd 血型系统(Jk) 由 2 个等位基因 Jk(a) 和 Jk(b) 定义,其产物首先与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或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一起鉴定(Olives 等人的总结,1997)。

▼ 临床特点
------
尽管 Jk-null 红细胞降低了尿素通透性,但 Jk 缺乏与任何明显的临床综合征无关,除了尿浓度缺陷(Sands 等人,1992 年),这可能是由于内皮细胞上表达的 Jk 蛋白缺失所致。肾血管的细胞( Xu et al., 1997 ; Promeneur et al., 1996 )。检测到 Jk-null 表型的人是因为在通过输血或怀孕进行免疫后会产生针对 Jk3 的抗体,并且这种抗体可能会引起即时和延迟的溶血性输血反应(Lucien 等(2002))。

▼ 测绘
------
HGM9 暂时得出结论,Jk 基因座位于 18q11-q12(Geitvik 等,1987)。用于分配给 18 号染色体的 L2.7 探针被认为位于短臂上,靠近着丝粒。在重组分数为 0.03(概率上限 0.11)时,最大对数值为 8.53。盖特维克等人(1987)引用了从 18 号染色体的相当一部分中排除 Jk 并有助于分配 18q11-q12 的缺失数据。

通过与多态性匿名 DNA 探针 L2.7 的连接,Kidd 血型被指定为 18p(Gedde-Dahl,1986 年)。莱珀特等人(1987)还发现血型 Kidd 与 18 号染色体上的 2 个 DNA 标记有关;最大 lod 分数在 theta = 0.168 时为 3.61,在 theta = 0.218 时为 4.18。

Gross(2016)基于 SLC14A1 序列(GenBank BC050539 ) 与基因组序列(GRCh38)的比对,将编码 Kidd 血型系统抗原的 SLC14A1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18q12.3。

▼ 分子遗传学
------
奥利弗斯等人(1997)通过对来自 Jk(a+b-) 和 Jk(a-b+) 供体的逆转录网织红细胞 RNA 进行测序,确定了 Kidd 血型多态性的遗传基础。他们发现 Jk(a) 和 Jk(b) 之间的差异是核苷酸 838 处的 G 到 A 转换,导致 asp280 到 asn 氨基酸取代( 613868.0001 ) 和 MnlI RFLP。

▼ 历史
------
基于对 7 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患者的研究,Shokeir 等人(1973)提出基德血型在删除的片段上。父母是纯合的 Jk(a) 和 Jk(b),并且先证者的所有 9 位同胞都是杂合的,正如人们所期望的。先证者本人是Jk(a)。胡尔滕等人(1966)之前建议 Kidd 基因座位于 2 号染色体或 C 组染色体上,但当时还没有条带技术。

Mace 和 Robson(1974)发现了由 2 号染色体编码的“红细胞”酸性磷酸酶( 171500 ) 与基德血型之间的联系。Mohr 和 Eiberg(1977)发现 Kidd 和 Colton 联系的 lod 得分为正 2.57。每个都被暂时分配到第 7 号染色体。

在 IDDM 的 3 种不同遗传模型下,Hodge 等人(1981)发现了与 2 组不同标记位点连锁的证据:HLA(见142800)、备解素因子 B(138470)和6 号染色体上的乙二醛酶-1(138750)和 2 号染色体上的 Kidd 血型。 71 个家族研究显然不属于两组,一组表现出与 HLA 的联系,另一组与基德有关。因此,他们得出结论,IDDM 可能涉及至少 2 个不同的疾病易感位点,Graves 病也假定这种情况( 275000 )(Jk 血型由染色体 18q11-q12 上的溶质载体基因编码;IDDM 基因座 IDDM6( 601941 ) 对应到 18q21。)

菲尔德等人(1985)以及Sherman 和 Simpson(1985)为 IGK( 147200 ) 和 Jk 的连锁提供了证据,因此将其分配给了 2 号染色体。这表明 Colton 血型基因座( 110450 ) 也可能位于 2 号染色体上。Sherman 和Simpson(1985)发表了 Jk:IGK 在 0.31 θ 下整理后的最大 lod 分数 3.14。

Pausch 和 Mayr(1987)提供了支持 Jk 和 IGK 联系的额外数据。连同Field 等人的数据(1985),当 theta = 0.32 时,最大 lod 分数达到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