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 B1 , 细胞周期蛋白

通过从 HeLa 细胞克隆 cDNA,Pines 和 Hunter(1989)获得了编码 CCNB1 的 HeLa cDNA。推导出的 433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中央保守的细胞周期蛋白框区域。CCNB1 主要在细胞分裂的 G2/M 期表达。

通过使用人类细胞周期蛋白 B1 探针在小鼠中进行基因定位,Lock 等人(1992)鉴定了位于 4、5、7、8、13、14、15 和 17 号染色体上的 10 个细胞周期蛋白 B1 相关序列。在 Northern 分析中,检测到 1.7、2.1 和 2.7 kb 的 3 个细胞周期蛋白 B1 相关转录物在胚胎干细胞和植入后胚胎中,从发育的第 9.5 天到第 15.5 天。小鼠基因组中的多个细胞周期蛋白 B1 相关序列和多个细胞周期蛋白 B1 mRNA 提出了看似多余的细胞周期蛋白 B 基因可能具有发育和/或细胞类型特异性功能的可能性。

▼ 基因功能
------
Pines 和 Hunter(1989)报道 CCNB1 与 p34(cdc2)(CDK1; 116940 )复合形成有丝分裂促进因子(也称为成熟促进因子,或 M 期促进因子)或 MPF。

在脊椎动物细胞中,MPF 在前期进入核被认为对于 M 期事件的诱导和协调至关重要。细胞周期蛋白 B1 的磷酸化是其核易位的核心。丰岛森本等人(2001)从非洲爪蟾 M 期提取物中纯化了一种蛋白激酶,该蛋白激酶磷酸化细胞周期蛋白 B1 核输出信号序列中间的关键丝氨酸残基(S147)。他们将此激酶鉴定为 Plx1,PLK1 的爪蟾同源物( 602098)。在 HeLa 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中,内源性 PLK1 对 S147 和/或 S133 的激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提取物中的激酶活性相关。抗 PLK1 抗体耗尽了对 S147 和/或 S133 的激酶活性的 M 期提取物。抗磷酸 S147 抗体仅在 G2/M 期与细胞周期蛋白 B1 发生特异性反应。突变的细胞周期蛋白 B1,其中 S133 和 S147 被丙氨酸取代,保留在细胞质中,而野生型细胞周期蛋白 B1 在前期积累在细胞核中。组成型活性 PLK1 的共表达刺激细胞周期蛋白 B1 进入核。丰岛森本等人(2001)得出的结论是,PLK1 可能参与了在前期将 MPF 靶向细胞核的过程。

冢原等人(2010)分离出一个裂殖酵母细胞周期蛋白 B 突变体,特别是染色体生物定向缺陷。因此,Tsukahara 等人(2010)鉴定了 Cdk1( 116940 )-细胞周期蛋白 B 依赖的存活蛋白磷酸化( 603352 )。防止存活蛋白磷酸化会损害着丝粒染色体乘客复合物(CPC) 靶向以及染色体生物定向,而拟磷存活蛋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 B 突变体中的生物定向缺陷。Survivin 磷酸化促进了与 shugoshin 的直接结合(参见609168),Tsukahara 等人(2010)定义为 CPC 的保守着丝粒转换因子。在人体细胞中,borealin 的磷酸化( 609977) 具有类似的作用。冢原等人(2010)得出的结论是,这项研究解决了 CPC 靶向着丝粒的保守机制,突出了 Cdk1-细胞周期蛋白 B 在染色体生物定向中的关键作用。

Cyclin A2(CCNA2; 123835 ) 在 S 期首先被检测到,然后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动态穿梭,最后在前中期被降解。使用 RNA 干扰和延时荧光显微镜同步 HeLa 细胞,Gong 和 Ferrell(2010)发现细胞周期蛋白 A2 是细胞周期蛋白 B1-CDK1 的激活和核积累以及核膜及时分解、组蛋白 H3 磷酸化所必需的, 和染色质凝聚。组成性核细胞周期蛋白 B1 的表达消除了许多这些影响,染色质凝聚与细胞周期蛋白 B1 易位到细胞核同时发生。与细胞周期蛋白 A2 的敲低相反,细胞周期蛋白 B1 的敲低,或更有效地,细胞周期蛋白 B1 和 B2 的敲低(CCNB2;602755),对后来的有丝分裂事件有更显着的影响,并在微管解聚的情况下导致有丝分裂停滞的丧失。Gong 和 Ferrell(2010)假设细胞周期蛋白 A2 有助于启动有丝分裂,部分原因是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蛋白 B1-CDK1 激活和核易位。

Nam 和 van Deursen(2014)发现过度表达转基因野生型 Ccnb1 或 Ccnb2 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 或脾细胞容易发生非整倍性。然而,非整倍体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Ccnb1 过度表达导致染色质桥或后期失败,Ccnb2 过度表达导致染色体滞后。在 Ccnb1 过表达细胞中,有丝分裂表型的严重程度与分离酶(ESPL1; 604143 ) 活性呈负相关。S/G2、前期、前期和中期的时间在 Ccnb1 过表达的 MEF 中似乎正常。

▼ 测绘
------
Milatovich 和 Francke(1992)通过人/中国仓鼠体细胞杂交板的 Southern 印迹分析将 CCNB1 基因定位到 5q13-qter。基于这些信息和已知的染色体区域进化保守性,他们提出小鼠 13 号染色体上的同源细胞周期蛋白 B1 基因座 Cycb-4 是一个功能基因。Sartor 等人使用Pines 和 Hunter(1989)分离的 cDNA进行荧光原位杂交(1992)将 CCNB1 基因定位到 5q12。

▼ 动物模型
------
已在哺乳动物中鉴定出两种 B 型细胞周期蛋白 B1 和 B2( 602755 )。增殖细胞表达两种细胞周期蛋白,它们结合并激活 p34(CDC2)。为了测试 2 个 B 型细胞周期蛋白是否具有不同的作用,Brandeis 等人(1998)产生了转基因小鼠品系,一个缺乏细胞周期蛋白 B1,另一个缺乏 B2。细胞周期蛋白 B1 被证明是一个必需基因;没有纯合的 B1-null 幼崽出生。相比之下,无效的 B2 小鼠发育正常,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异常。雄性和雌性细胞周期蛋白 B2 缺失小鼠均可生育,鉴于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 B2 的高水平和不同表达模式,这是出乎意料的。布兰代斯等人(1998)表明成熟睾丸中细胞周期蛋白 B1 的表达与细胞周期蛋白 B2 的表达重叠,但反之则不然。细胞周期蛋白 B1 可以在细胞内膜上找到,也可以在细胞质中游离,而细胞周期蛋白 B2 与膜相关。这些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周期蛋白 B1 可能补偿突变小鼠中细胞周期蛋白 B2 的损失,并暗示细胞周期蛋白 B1 能够将 p34(CDC2) 激酶靶向细胞周期蛋白 B2 的基本底物。

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细胞周期的 S 期和 M 期由不同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触发。例如,在青蛙卵提取物中,Cdk1( 116940 )-细胞周期蛋白 B 催化进入有丝分裂但不能触发 DNA 复制。两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观察结果:要么 Cdk1-细胞周期蛋白 B 无法识别其 S 期促进对应物的关键底物,要么其活性以某种方式受到调节以防止其激活 DNA 合成。摩尔等人(2003)证明 Cdk1-细胞周期蛋白 B1 具有神秘的 S 期促进能力,可以通过将其从细胞质重新定位到细胞核并用 Cdc25 磷酸酶适度刺激其活性来揭示该能力( 157680)。因此,脊椎动物 CDK 的亚细胞定位及其活性的控制是确定其特异性的关键因素。

松尾等人(2003)研究了小鼠的再生肝脏并证明生物钟控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反过来调节活性细胞周期蛋白 B1-Cdc2( 116940 ) 激酶(有丝分裂的关键调节剂)的表达。在这些基因中,松尾等人(2003)发现 Wee1( 193525 ) 的表达直接受生物钟系统的分子成分调节。相比之下,昼夜节律发条孤立于单细胞中的细胞周期振荡。松尾等人(2003)得出结论,细胞内的生物钟可以直接和单向地控制增殖细胞中的细胞分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