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18; SCA18

  • 感觉运动神经病伴共济失调,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SMNA

细胞遗传学定位:7q22-q32 基因组坐标(GRCh38):7:104,900,000-132,900,000

布尔卡纳克等人(2002) 报道了一个爱尔兰血统的美国家庭,该家庭有 5 代人,其中 26 名成员患有一种独特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运动和感觉特征表现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发病年龄为二十三,步态困难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其他特征包括辨认困难、反射减退、肌肉无力和萎缩,以及振动和本体感觉减弱。 一些受影响的成员患有高弓足。 布尔卡纳克等人(2002) 将这种疾病命名为感觉运动神经病伴共济失调(SMNA)。

▼ 测绘

通过对爱尔兰血统的 5 代美国家庭进行单倍型分析,Brkanac 等人(2002) 在 7q22-q32 标记 D7S2418 和 D7S1804 之间发现了一个与该疾病分离的 14 cM 区域。

▼ 分子遗传学

布尔卡纳克等人(2009) 对 SMNA 的连锁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基因组评估,包括重复扩展和小缺失或重复的评估、候选基因的毛细管测序以及所有编码外显子的大规模并行测序。 布尔卡纳克等人(2009) 排除了重复扩增和小缺失或重复的致病因素,并通过基于微阵列的混合捕获和大规模并行短读长测序,确定了人类干扰素相关发育调节基因 1(IFRD1; 603502) 中的非同义变异作为致病候选者。 序列保守、动物模型和蛋白质结构评估支持 IFRD1 参与 SMNA。 布尔卡纳克等人(2009) 鉴定了核苷酸 743 处的 A 到 G 转变,导致 IFRD1 基因中密码子 172(I172V) 处的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 异亮氨酸-172 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但该密码子上的缬氨酸存在于大象、鸡、热带爪蟾和斑马鱼中。 该突变与家族中的表型完美分离。 而布尔卡纳克等人(2009) 认为这可能是致病等位基因,他们得出结论,需要对具有相似表型的其他患者进行 IFRD1 突变分析,以证明因果关系并进一步评估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