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21 种,多种类型; CTRCT21

  • 白内障 21,多种类型,有或没有小角膜
  • 白内障,先天性,青色型,4;CCA4
  • 粉状白内障,青少年发病

已发现MAF基因突变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白内障,包括皮质粉状白内障、层状白内障、核白内障、核粉状白内障、星状核白内障、前极白内障、前囊下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和蔚蓝白内障。在某些情况下,白内障是青少年发病的。

该条目的首选标题以前是“白内障,粉状,青少年发病”,“包含”标题/符号为“白内障,先天性,天蓝色类型,4”;CCA4。'

▼ 临床特征

Jamieson 等人(2002) 报道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青少年发病白内障家族,已分离 3 代。白内障是层状分布的皮质粉状混浊。2 例出现核粉状混浊。后来出现后囊下混浊的进展,需要在成年后进行手术。除白内障外,5 名受影响者中有 2 人患有小角膜,1 人还患有双侧虹膜缺损。

瓦尼塔等人(2006)报道了一个3代家庭,其中20名成员中有12人患有双眼白内障;6 名受影响者也患有小角膜。白内障由占据前囊和后囊下晶状体纤维表层的细蓝色混浊组成。不透明度的大小各不相同,靠近与前缝线和后缝线相连的中心较大。白内障是进行性的,老年人的变化更为明显。该家系未观察到缺损或小眼畸形。

汉森等人(2007) 研究了一个家庭,其中 3 代有 4 名成员患有白内障和小角膜;1 名患者还患有虹膜缺损。外祖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47岁时通过手术摘除;母亲5个月大时诊断出患有致密后极白内障,由于视力足够,手术推迟到21岁时;她的 2 个孩子患有核性白内障,姐姐的白内障被描述为致密小带状(层状),弟弟的白内障被描述为“星形”。母亲的右眼也患有虹膜缺损。

鸣海等人(2014)报道了一个日本家庭,其3代6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其中3人还患有小角膜;1 名患者出现虹膜缺损。这名5岁男性先证者在新生儿期被诊断出患有层状白内障,并在3个月时摘除。他还表现出语言发育迟缓,并在 4 岁时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参见 209850)。由于他有异常的下门牙和双裂悬雍垂,怀疑患有 Nance-Horan 综合征(NHS; 302350),但 NHS 基因(300457) 分析结果为阴性。他的母亲和外祖母在童年时期就做过双眼白内障摘除术,一位姨妈和2个表兄弟姐妹也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该家族的其他眼部特征包括一名患者患有轻度黄斑发育不全,另一名患者患有视网膜脱离。

▼ 细胞遗传学

贾米森等人(2002) 确定了一个家族,其中眼部发育异常与平衡和不平衡形式的易位 t(5;16)(p15.3;q23.2) 共分离。具有平衡易位的个体患有青少年发病的进行性白内障,涉及广泛的粉状混浊,具有前缝和后缝密度。核型不平衡的个体具有更严重的眼部表型,包括进展为全白内障和严重近视、角膜不透明以及伴有小眼症的 Peters 异常;他们还存在面部特征畸形和发育迟缓,其中1人出生后不久就因喉部狭窄而死亡。克隆 16q23.2 断点表明它横切了 MAF 基因的基因组控制域;此外,它还横断了常见的脆弱部位 FRA16D(参见 605131),

▼ 测绘

Vanita 等人的地图(2006) 使用来自 12 名受影响家庭成员和 8 名未受影响家庭成员的 DNA 样本,对一个分离常染色体显性蔚蓝先天性白内障的 3 代家庭进行了连锁分析。使用 16 号染色体上的 3 个标记(D16S3049、D16S3040 和 D16S511)获得最大 lod 得分 3.9(theta = 0.0)。多点和单倍型分析将白内障基因座置于标记 D16S518 和 D16S511 之间的 15.3-cM 区域(最大 lod 得分,3.612),对应于 16q23.1。

▼ 分子遗传学

Jamieson 等人通过对一组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突变筛查(2002) 在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青少年发病白内障的 3 代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发现了 MAF 基因(177075.0001) 的错义突变,其中一些人还患有小角膜。

Vanita 等人在患有天蓝色先天性白内障的第 3 代家庭中受影响的成员中,其中一些人还患有小角膜(2006) 对 MAF 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鉴定了 MAF 基因(177075.0002) 中与该疾病共分离的杂合错义突变。在 106 个不相关的对照中未发现该突变。

Hansen 等人在 3 个家庭和 1 名散发性先天性白内障和小角膜患者中(2007) 分析了 13 个晶状体表达的白内障基因,并在 3 代家族的 4 名受影响成员中鉴定了 MAF 基因(R299S; 177075.0003) 错义突变的杂合性。这种突变在家族中随疾病而分离,但在 152 名对照者中并未发现。

在一个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伴或不伴小角膜)的 3 代日本家庭中,Narumi 等人(2014) 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鉴定了 MAF 基因中的杂合错义突变(Q303P; 177075.0004)。这种突变在家族中随疾病分离,在 200 个日本对照等位基因或 NHLBI 外显子组测序项目数据库中均未发现。